2015闲书过眼录之《三体》
标签:
读书科幻刘慈欣三体 |
分类: 枕边书 |
四、《三体》;刘慈欣著;重庆出版社。
如果你对文字的美感、语言的精炼、人物的塑造等等有一定硬标准,那我奉劝你不要读《三体》。《三体》的文字和语感都乏善可陈,人物的塑造单薄,形象模糊,人物对白尤其僵化,令人难以忍受,如果放在泛滥的网络小说中,也只好算中流水准。尤其某些抒情段落,滥情而夸大,刘慈欣又时常忍不住要加入些情感唏嘘,碰到这种段落,对我这种有强迫症,总要把一本书从头到尾读完的人而言,是一件很折磨人的事。我认识几个学文科的朋友,看过《三体》后都表示无法忍受糟糕的文风。
但如果你是一个科幻爱好者,或者对奇思妙想的情节、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敬意,那《三体》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很佩服刘慈欣“烧脑”的力度,尽管《三体》中提到的很多科学常识我都不具备,不好评判刘慈欣的杜撰是否都符合科学原理,但仅就我了解的一部分,比如“三体”对冯·诺依曼、牛顿依靠秦始皇的三千万大军而建立的人肉计算机,用人实现0和1的组合,以人组成计算机基本模块,从加法器、寄存器、堆栈存贮器,直到内存、硬盘、系统总线、显示方式。尽管别的科学知识我不太懂,到底还学过几年计算机,没把所有知识都还给老师。刘慈欣对人肉计算机的描述,基本原理扎实,想象力与现实弥合严整,个别漏洞也能自圆其说。做到这种程度,光有知识不行,光有想象力也做不到。
对一部科幻小说而言,《三体》的整体设定宏大而合理的,体系完备,想象合理,前后呼应。故事结构上,汪淼进入“三体”游戏部分后,部分铺叙还是有一点拖沓,但整个故事紧凑绵密,将一个宏大的构架,用抽丝剥茧的形式一一揭示。尽管没有太过惊人的创新,但对悬疑故事的套路把控极好。好像好莱坞的类型片,套数尽管总是似曾相识,但运用巧妙与否还是很考究作者功力。
《三体》还是有一些逻辑硬伤,比如三体星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生命又是如何产生的,这是一个作者无法自圆其说的地方。即便生命产生了,三体世界又是如何经过一次次乱纪元而逐渐进化的。一个文明毁灭后的重生是何等困难,但以三体星上三个太阳轮转的速度,这样的重生过程不会太长,至少参照起地球的成长时间而言,这个时间是很短的。文明的成长可不是电脑游戏,重启一下就可以恢复之前的状态,在短时间内实现这种成长,仅靠三体人的脱水就可以做到吗?以我一点粗浅的科学常识,总觉得发生类似情况的概率实在太低了,未免在科学上说不通。如果是我无知,希望能有专业人士能给我答疑解惑。
第一部看下来,无论是对他熟悉的地球,还是臆想中的三体星,刘慈欣对社会背景的描述都过于草率,远不如他对科学的想象复杂而缜密,令人有力不从心之感。但对科幻小说而言,《三体》不失为一部可读之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