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闲书过眼录之《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标签:
卡尔维诺意大利小说文学寒冬夜行人 |
分类: 枕边书 |

十一、《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伊塔洛·卡尔维诺著;萧天佑译;译林出版社。
卡尔维诺的这本书有点智力游戏的意味,十个不同的故事,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总在最大悬念陡出时戛然而止。卡尔维诺够深刻,加上超群的智力,对阅读者是一种考验。
卡尔维诺在一篇文章中解释这部小说:“这是一本有关阅读小说的乐趣的小说”,而在为本书所作的前言中,卡尔维诺又说:“通过一个有种各种语言学可能性的目标来追寻复杂性,这是这个世纪文学的整整一个部分的一种特征性方式”(插一句,这个前言翻译的诘屈聱牙),他还特别提到了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显然,乔伊斯这部史诗和迷宫合而为一的现代派代表作品,使卡尔维诺产生了试图挑战的欲望。但他用的是和乔伊斯完全不同的手法,他决不模仿,而是拓展不同新的可能。十个故事代表了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寓意,尝试了小说不同的结构和手段。如他自己所归纳,有启示录式的小说,有大地原始小说,有色情堕落小说,有体验的小说,有象征的小说,有苦闷的小说,有政治存在的小说,有无耻残忍的小说,有逻辑和几何小说。
卡尔维诺在前言里还提到了另一个人——博尔赫斯。《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为人所注意是十个故事,但绾接这十个故事的故事,更具备迷宫般哲学意味,恰如晦涩多意的博尔赫斯。《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中,伪书的制造者马拉纳不断变换着角色,给出不同的故事,又互相矛盾,让读者如坠五里雾中。开始只是一个男读者和一个女读者因为一本书而相遇,一个小清新浪漫爱情故事的开头,但很快就变得荒诞神秘,不可控制。最后,男读者似乎陷入一个巨大的阴谋难以自拔,直到碰到那位警察档案馆馆长,抽丝剥茧。
卡尔维诺是一个爱玩的人,在小说里他说:“你说你喜欢书,因为书是明确的、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不冒任何风险就能享受到的,而生活经历呢,却是捉摸不定的,时断时续的,相互矛盾的”,但他用小说中的故事告诉我们,小说也是可以捉摸不定的,时断时续的,相互矛盾的,正如生活本身。他用一种游戏的态度,面对人生,而世界的本来面貌,在游戏中若隐若现。对书籍,对文字,人类语言所能到达的境界,对文字意义的探寻,也包括对掌握话语权者不露声色的讥讽,极权的对抗,人类对他人与自我心灵的认知,真实、虚构、文化、民族,卡尔维诺的思绪纷繁如花,独自美丽,却不曾给出答案。
大概他只是希望有人在冬夜,打开这本书,成为读者,或成为和他一起创作的作者,或困惑,或愉悦,或在迷宫中恐惧,或走入梦幻,融入恬静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