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买了一套马克斯•盖洛的《拿破仑》传,一套四册,封面装帧精美挺括,内部纸质粗糙发黄,还跳出不少错别字。虽然错讹的比例比盗版书少的多,怎奈平时写文章,最在意细节,眼里揉不得沙子。如此印刷校对,实难恭维。
文字通顺晓畅,做为史学著作来读,细节丰富史料翔实,作为文学传记,笔法就有点粗糙,详略失衡,像流水帐。因为现在只读了前三章,还不能妄下定论。
拿破仑是我幼年时代的偶像,崇拜缘自于一本他的传记《显赫一时的拿破仑》,一本写给小学生的历史小故事,情节简略浅显而夸张,却深深吸引了幼小的心灵。那本书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多少次沉浸于驰骋疆场的幻想之中。这次买的《拿破仑》虽谈不上优秀,好在不曾奢望它能达到罗曼•罗兰《贝多芬传》的水准,也还差强人意。这本书纠正了我多年以来的认知错误,我曾误以为路易十六被处死时拿破仑在巴黎,目睹了事件的全过程,实际却是当时他在海外孤岛科西嘉,远离法国本土,进行另一项革命。
历史总是比戏剧更曲折离奇,法拉西的英雄拿破仑,早年最大的目标竟是把故乡科西嘉从法国占领下独立出来。为此,拿破仑不仅整理科西嘉的史料,而且给当年科西嘉抗法战争的领袖保利写信效忠,愿意执行独立的任务。造化是奇妙的,拿破仑最终和回到科西嘉的保利分道扬镳,并且被保利的手下追捕,被迫逃回法国,去参加决定他命运的土伦战役。科西嘉在拿破仑走后,一度下辖于英国,保利成为英国的子民,拿破仑则成为法兰西的千古帝王。
人的命运总是受到历史的操纵,假如拿破仑实现了科西嘉的独立,他最多只是一个偏僻荒蛮小岛上的将军,保利的一个无足轻重的手下,而法兰西将失去什么?如果孙中山做了悬壶济世的医生,或者李鸿章看到他的上书,觉得这小子有点歪才,给他个知县做做,中国将失去什么?冥冥之中谁是操纵我们的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