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乱炖《史记》之秦王击缶

(2008-11-24 13:41:56)
标签:

张艺谋

秦王

文化

分类: 枕边书
    张艺谋的奥运会开幕式大气磅礴,开场千人击缶的场面动人心魄,也让全世界人认识了一种叫缶的乐器,

    其实,若不是奥运会开幕式的宣传,知道这种乐器的中国人也寥寥无几。《廉颇蔺相如列传》有这样的记载:秦王与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要求赵王鼓瑟,然后让史官记下: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这显然是对赵王的侮辱。站在一旁的蔺相如走上前来,请秦王击缶。一贯恃强凌弱的秦王大怒,置之不理,蔺相如跪在秦王面前举着缶,秦王依旧不肯。蔺相如道:五步之内,让我用颈项的鲜血染上大王吧。秦王的侍卫们纷纷拔剑相向,蔺相如怒目断喝,唬的众人不敢贸然动手。秦王见情形紧张,只好勉勉强强别别扭扭敲了一下缶,算自己下了台阶,蔺相如令赵国史官记下: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这个故事很多人知道,只是其中出现的缶却容易忽视。缶本是盛酒的器皿,发展成乐器还要感谢酒徒。我们现在喝的高兴可以去ktv纵情一曲,古代人喝的酣畅,就随手揪个东西敲打节奏,缶的音乐潜能就这样发掘出来了。李斯《谏逐客令》里说:“夫击瓮叩缶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说明秦国人很喜欢这种乐器,常常击着缶,拍着大腿打拍子,呜呜高歌,蔺相如让秦王击缶,也是深知这是秦国人的拿手好戏。


秦王显然不情愿击缶,除了不愿意和赵王扯平,也因为缶这个乐器不那么高雅。赵王弹的瑟是用于演奏祭祀祈祷中的雅乐,缶却是市井之徒所用。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里,是决不会有这种乐器演奏的。李斯也说了,秦人“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那是听郑卫的音乐,荒废了自己国家的乐器。蔺相如让秦王击缶,未必不含有刻意贬低秦王的成分。


不过,奥运会开幕式的“缶”是按曾侯乙墓出土的铜鉴缶仿造的,这种铜鉴缶已经不是乐器,而是纯粹的酒坛。把青铜鉴套在装酒的缶上,在两者间隙中填入冰或热水,能起到冰镇或加温的作用。真正的缶是陶制,随着时代的推延,慢慢从乐器行列中淘汰掉了。若不是张艺谋加以改造,重新包装,怕也只好去博物馆一观风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