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落了玫瑰花园之一

(2007-06-14 10:33:59)
分类: 枕边书
 失落了玫瑰花园之一   
 在地铁上读完了北岛《时间的玫瑰》,读此书缘自一个网友的极力推荐,他建议此书人手一册,其推许之热忱使人产生阅读的期待,不过也许期望值过高,读完只觉差强人意。
  
  本书更类似一本探讨诗歌翻译问题的专著,局外人看来难免寡然无味,英文我是门外汉,对国外诗歌的印象都来自翻译,对于北岛提到的某些翻译中的问题本无权置喙。然而正如虚伪害怕真实,独裁害怕真相,一个坏的翻译总怕被人放在一起对比,一旦比肩而立,稍通文墨者亦可分辨高下优劣。北岛在九篇文章中用大量篇幅将同一首诗的各种译本罗列,探讨翻译中的得失讹误。尽管我对北岛的某些翻译也持保留态度,然而对翻译中粗制滥造,以及翻译体的拗口拖沓却深有同感。例如其中一篇帕斯捷尔纳克的《二月》,北岛列出了包括他自己翻译的四种译本,对翻译中语言的敏感度和节奏感,,以及译文的准确性方面详加探讨。其实,这首诗的译本我就见过两个版本,都不在他这次罗列之内,而那两个译本和北岛所品评的译本若面面相对,肯定无法认出对方竟是自己的孪生兄弟。其粗劣和拗口使人相信,国外的诗人不过是浪得虚名。
  
  “这是一个如此粗暴和缺乏耐心的时代,许多译者见谁译谁,对翻译的责任完全无知,当然更谈不上心怀虔诚了。”柏桦的序言里也谈到翻译的问题。其实我们也不能完全将责任栽在译者头上,商业化的要求迫使出版者不断的追逐热点,博取最大的利润,翻译者在市场不断的催逼下,急不可待的把那些未经思索梳理的文字呈现在读者面前。经典意味着陈腐和无味,让书商退避,也让翻译者不得其门而入。偶尔一些坚持经典的场所,也拿不出当年的执著和细致,匆匆忙忙的炮制些文化的残渣已属不易,何来傅雷查良铮当年翻译时审慎谨严的态度。
  
  我们没有必要指责时代,任何一个时代都充斥着平庸和浮躁,世界永远喧嚷拥挤。只有当时间让一切渐行渐远,你才能从人潮中分辨出坚实的背影,分辨出时间的玫瑰留恋不去的余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指月闲话之四
后一篇:指月闲话之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