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恢复公办幼儿园”绝非良策

(2011-03-03 00:18:43)
标签:

入园难

学前教育

公办幼儿园

财经

分类: 杂文时评

破解“入园难”莫走“回头路”
盛大林

 

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写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日前在京发布。蓝皮书称,国内35个被调查城市中,入园难、入园贵北京高居“榜首”。未来5年,北京市将投入50亿元,解决“入园难”。今年年初,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区县纷纷出炉了今年学前教育发展计划,其中东城将新增11所幼儿园,其中6所为恢复原有街道和机关办园。(据3月2日《新京报》)

 

“恢复原有街道和机关办园”?虽然我也认为政府应该在“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上有所作为,但这样的举措却让我不敢苟同——

 

首先,公办幼儿园制造不公平。众所周知,政府或机关所办的幼儿园都只招收本单位或其他党政机关干部职工的子女,本单位之外或非机关职工的子女通常只能望园兴叹。即使设施、师资等资源有所富余,可以面向社会招收少部分的幼儿,也有免费与收费、收费标准的高低之别。公共财政理应提供公共服务,而公办幼儿园却不对全社会开放,这显然很不公平。

 

其次,公办幼儿园的投入高、效率低。办幼儿园也跟办企业一样,政府经营注定是低效的。在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幼儿教育就是由政府包办的,几乎每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幼儿园。后来之所以停办公办幼儿园,主要就是因为它的效率太低,财政的负担也太沉重。推行市场经济改革近20年来,绝大多数公办幼儿园都已经停办,或者被推向了社会。

 

必须强调的是,幼儿教育并不在义务教育的范围之内,而教育经费本来就非常紧张。目前,很多地方的小学和初中都存在“入学难、入学贵”的问题,大班额的现象非常普通,有的班级学生人数甚至超百人。如果政府再投入兴办公办的幼儿园,势必挤占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教育经费,义务教育的保障就更成问题了。

 

因此,无论是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还是就义务教育的保障而言,恢复公办幼儿园都不是好办法。怎么办呢?还是应该坚持市场化的方向,绝不能走“回头路”。只要社会上有需求,市场就一定能提供相应的商品或服务,而且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也是最高的。前不久,因为广东省政府所属8所幼儿园一直享受巨额财政补贴引发社会争议,《新京报》曾作过一次网上调查,结果有83.2%的网友认为公办幼儿园应该“社会化,向所有人开放,政府予以补贴”,而“恢复原有街道或机关办园”显然是反其道而行之。

 

近年来,北京等大城市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之所以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是因为城市人口以及幼儿数量增长的太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前教育市场的生长力不强,社会资本流入的不多,市场竞争还很不充分。对此,政府应该加以鼓励和引导,比如给予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和补贴。既然政府有钱兴办幼儿园,为什么不把这些钱用来补贴民办的幼儿园呢?要知道,兴办一所幼儿园的资金足以资助几所甚至几十所民办的幼儿园,这不是可以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