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是“套话”,“拿来”又有何妨?
(2009-03-25 00:32:51)
标签:
开封消防宣传稿抄袭套话杂谈 |
分类: 杂文时评 |
“开封稿”是抄袭的,“漯河稿”就一定是原创的吗?
盛大林
近日,有网友爆出在公安部消防局主办的“中国消防在线”网站上,河南开封消防支队与漯河消防支队的宣传稿件如出一辙,不同的是漯河政法委书记换成了开封市副市长,而开封市副市长的讲话中竟还有“构建和谐平安漯河”的字眼,被网友戏称为“开封指导漯河工作”。“开封稿”的署名作者刘铁柱承认,抄袭确有其事,但是一名外聘的文字雇员干的,且此人已经被辞退。“不过老实说,我们的宣传任务都很重,我的经验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个稿子要不出现‘漯河’两个字,别人也不会看出来。”(据3月24日《华商报》)
“开封稿”到底是谁“抄袭”的?“白纸黑字”的刘铁柱来了个“一推了之”,而传说中的“文字雇员”却还在“躲猫猫”。不过,从刘铁柱的“经验”之谈中可以看出,他肯定抄过不少,不然,就不会成其为“经验”了。按照他的说法,那位文字雇员之所以出现“抄袭事故”,多半是“经验不足”造成的。
这样“抄袭”究竟对不对?想必有人要说:废话!当然不对了!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试想:假如宣传稿的“漯河”完全替换成了“开封”,“抄袭”的性质并不会改变,可谁能说文中的哪句话“不对”或不适用于开封呢?
的确,“抄袭”的那些话都是官场上的“套话”,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比如,“最近一段时期,全国相继发生了多起恶性火灾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纵观漯河(开封)全市消防安全工作总体情况,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稍有疏忽,就容易引发重特大火灾甚至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这些话,放在哪个城市不行呢?记者搜索还发现,稿中的“汲取××火灾事故教训,认真研判本地区消防安全形势,针对薄弱环节采取超常规措施……”、“消防安全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等字样在其他省市消防支队宣传文章中也不鲜见。由此,我忍不住猜想:“漯河稿”也未必就是原创的!
其实,“套话”都是在长期的话语实践中积累、浓缩而成的。它是大范围“集体智慧”的结晶,根本没有或无法确实谁是原创者。我想,这可能也正是刘铁柱敢于大谈“抄袭经验”的原因——既然没有“原创”,“抄袭”从何谈起?既然都是“套话”,“拿来”又有何妨?
那么,“套话”又是如何形成的?当然是因为领导干部都爱说“正确的废话”——类似的话说得多了,就会日渐趋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终就会形成一个“模子”。领导们爱说这样的“套话”,秘书们当然乐用其成。明白这个道理,也就不难想到:意欲避免“抄袭”,先要告别“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