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盛大林
盛大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520
  • 关注人气:25,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发商涨价只是一种“试探”

(2009-03-20 00:33:37)
标签:

楼市

回暖

房产

分类: 杂文时评

楼市会不会“乍暖还寒”?
盛大林

 

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北京新房网上签约8282套,日均签约数达到了296套,相比去年同期上涨2倍多。此外,二手房网签日成交量也创下13个月以来的新高。进入3月份以来,北京部分楼盘悄然开始提价,幅度为几百元到千元不等。深圳市85个在售楼盘,有近三成楼盘已经变相或直接涨价,热点置业地区的楼盘涨价比例已高达七成。(据3月19日《证券日报》)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中国的楼市也有了回暖的迹象。入春以来,关于成交量明显回升、各地楼盘开始提价的消息不断传来。

 

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还没有见底,即使是最乐观的人也不敢想像中国的经济能在今年复苏。而中国房价的偏高是公认的事实,政府也明确表示近期不会出台刺激楼市的新政策,人们普遍预测在僵持一年多之后,中国的房价应该有一次较大幅度的下调。然而,人们等来的竟是“逆势”上涨,这确实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中国的楼市真的“回暖”了吗?会不会是“乍暖还寒”?

 

有专家认为,提价是开发商的一种营销策略,形成一种楼盘好卖的假象,给买家造成一种紧迫感。从目前大的经济环境来看,楼市根本没有整体提价的空间。这种看法当然是有道理的,但也未必尽然。应该看到,有利于楼市回暖的因素确实在增多:首先,信贷政策的明确放宽大大缓解了开发商的资金危机,开发商有了继续与持币待购者博弈的资本;其次,在“冰封”一两年之后,楼市肯定积累了不少的刚性需求,这些需求的部分释放确实能提供一定的“温度”,这波上涨行情也正是在销量回升的背景下产生的。再者,提价也确实可能影响持币待购者的心理,“买涨不买跌”,如果提价能给部分消费者造成“可能还要涨”的感觉,那就可能带来楼市的反转——关键就在于,公众的心理预期会不会发生转变。

 

当然,中国楼市能否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但在总体经济形势疲软的情况下,也不能排除个别行业回暖的可能。18日,加拿大置地有限公司表示,将与世界最大的商业地产公司之一高力公司共同投资中国的房地产。加拿大置地董事长叶树林博士透露,将成立一个“加置中国房地产机遇基金”,寻求各种房地产投资机遇。他说:“综合目前全球经济的低迷状态和其他各种基本面因素,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呈现出近年来、甚至是历史上最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叶树林称,他选择此时出手的理由还包括:中国受次级债的影响小于其他市场、中国市场对住房的需求远超过其供给、中国个人储蓄率在世界上排名前列并且对房屋所有权极其看重。这种“外资抄底房地产”的消息,必将影响中国楼市的消费预期。(据中新社3月18日电)

 

纷纷涨价的行为,是否意味着开发商们认为“翻盘”的时机到了呢?应该没有那么乐观。在我看来,这很可能是部分开发商的一种“试探”,就像是围棋中的“试应手”,看看对手如何应对——如果跟进的购房者比较多,那就趋势“反攻”;如果无人或很少有人买账,大不了再退回去。说到底,楼市的走势还是取决于购房意向者的反应——如果需方的总体预期没有改变、观望者依然观望,那么开发商的“试探”就会以失败而告终;相反,即使只有一部分购房意向者“把持”不住、开始入市,楼市也可能走出“寒冬”。

 

现在买不买房,决策非常分散;消费心理预期,更是难以捉摸。在目前这种复杂的局势下,做任何的预测都只能是“撞大运”。想买房的,只能跟着感觉走;局外的人,也只能静观其变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