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人购房”是楼市闹剧的“续集”

(2008-08-06 00:04:23)
标签:

万人不买房

万人购房

邹涛

合作建房

财经

分类: 杂文时评

“万人购房”是楼市闹剧的“续集”
盛大林

 

报名人数已经超过2万人,深圳“万人购房行动”发起人邹涛宣布,目前已经有6家开发商主动找上门来,其中南山区、龙岗区已有2家开发商的300套住房价格已经谈好,控制在目标价格以内,目前正在进行质量鉴定。而邹涛宣称的“目标价格”是,深圳关内普通商品房团购均价8000元/平方米;关外团购均价5000~6000元/平方米。邹涛还宣称,他已正式聘请了两位公益法律顾问和一名谈判顾问,这也宣示着他的“万人团购行动”将进入实质性阶段。(据8月5日《广州日报》)

 

短短几天的时间,报名人数就超过了2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是快速的增长中,“万人购房”看起来确实是“形势一片大好”了。如果参与者果真都能按照“目标价格”买到房子,这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可是,“万人购房”能够成功吗?

 

首先,“万人购房”几乎没有可操作性。所谓“万人购房”已经吵吵嚷嚷好几天了,却一直没有见到哪怕是粗略的操作细则。万人购房是“全权代理”,还是“各自谈判”?“全权代理”就是由购房者意向人授权组织者全权代理购房,包括房子的区位、价格、户型、朝向、楼层等等各个方面都由邹涛等组织者决定。可是,购房意向者的需求千差万别,几乎不可能完全“放权”;而且参与的人越多,组织协调的难度越大。“各自谈判”就是每个购房意向者都要与开发商“一对一”地协商,这样一来,组织者和开发商都要付出巨大的组织和谈判成本,“万人购房”也就失去了根本的价值。

 

其次,“目标价格”纯粹是一厢情愿。深圳商品住宅的均价,去年此时为每平方米1.7万元左右,现在为每平方米1.1万元左右,而“万人购房”的目标价格折中只有六七千元。这样的价格确实太具诱惑力了。“万人购房”之所以极具号召力,肯定主要是这个“目标价格”的功劳。可是,如果价格能够低到这种程度,开发商还需要跟哪个中介机构合作吗?直接向全社会公开发售,肯定还能重温通宵排队的旧梦。邹涛称已有300套住房已经谈好,但不知这些房子是不是正待处理的尾房,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些人将成为这300套房子的业主,一切都还在不确定之中。

 

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万人购房行动”越来越像是一次运动,而组织的工作量也在爆炸性增长。邹涛即使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一人操持下去。如果聘请工作人员,那就回避不了报酬的问题。就算邹涛和两名法律顾问可以“公益”,那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首席谈判顾问罗杰道森也愿意免费“秀”吗?而这样的大腕如果按劳取酬,那就不会是个小数字。如果罗杰道森和其他工作人员不愿意义务劳动,那么这笔钱从何而来?邹涛愿意掏吗?掏得起吗?实际上,邹涛时常挂在嘴上的罗杰道森一直也没有在中国露面,我甚至怀疑罗杰道森是否知道这件事儿。

 

从三年前邹涛发起的所谓“万人不买房行动”,到喧嚣一时并牵动各地的“个人合作建房”,再到现在的“万人购房行动”,楼市屡屡上演轰轰烈烈的“运动”。前两次都无疾而终了,这一次会如何呢?在我看来,“万人购房”不过是前两次闹剧的“续集”,它注定还是“一场游戏一场梦”。其实,邹涛已经准备好“第四季”了。他说“即使万人团购失败,我们还有第二套方案,那就是订单式集体购房。”——现成的房子“团购”不成,“订单”难道就能如愿以偿吗?

 

当然,笔者并非不希望“万人购房”成功,也不是不希望消费者买到便宜的房子。事实上,我也认为目前中国的房价偏高,应该调整。但“万人不买房”以及“万人购房”这种不顾市场规律的方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