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阎学通不必为“预测不正确”道歉

(2008-06-13 00:16:15)
标签:

阎学通

预测学

台海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阎学通不必为“预测不正确”道歉
盛大林

 

6月11日,中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在《环球时报》发表文章,就2000年来“一直预测台海发生军事冲突不会晚于2008年”一事,公开向读者道歉。阎学通在那篇文章中讲到,“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我一直预测台海发生军事冲突不会晚于2008年。然而,2008年台湾举行的“入联公投”和领导人选举,不但没有引发军事冲突,反而伴随的是更加稳定的和平前景。在此,我先要为我预测的不正确向读者道歉”。(据6月12日《环球时报》)

 

在台海是否会开战的问题上,我一直是“和平派”,即认为台海不会有战事。在台湾举行“公投”之前的两三年,我曾不止一次地发表文章认为台海不会发生军事冲突。而以阎学通先生为代表的“战争派”则一直认为,如果台湾当局不顾大陆的严厉警告执意举行“入联公投”,那么军事冲突将不可避免。在台湾“大选”及“公投”之前,这种声音一直占据主流。事实证明,阎学通等人的预测错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阎学通等人应该为此进行道歉。

 

我不认为阎学通先生应该为“预测不正确”道歉,主要是基于对预测学的认识。在我看来,预测就是根据当时的辩量对以后结局的一种猜测。这种猜测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比如预测者占有的信息、预测者的知识、阅历、理念以及预测者对时局的把握等等。而上述这些因素往往是因人而异的,因此人们的判断往往也千差万别。更何况,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都处于动态之中,而这些变化都会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向或结局;同时,预测之后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此前无法预知的因素。因此,预测失准是很正常的事情,只要不是有意误导公众,预测就不应该对结局负责。

 

实际上,不正确的预测随处可见,而人们对预测失准也都习以为常。比如每年都会有很多专家学者对中国及世界的经济形势作出预测,很多专家的预测甚至是相互对立的。而事实也一再证明他们中有一部分人的预测是错误的。不过,这也并不影响他们继续对未来的形势进行预测,即使“屡测屡错”也不是什么罪过。从根本上讲,预测也属于言论自由,不管预测的结果是否准确,预测这种行为本身是一种权利。如果因为预测失准就要道歉,那就没有几个人愿意预测了。

 

也许有人要问:预测不对结果负责,会不会鼓励信口雌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只不过这种“负责”主要体现美誉度上。如果某个人的预测一直比较准确,那么他就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取得更多人的信任;相反,如果某个人的预测总是谬之千里,那么他就很难取得较好的声誉,或者原有的声誉大幅下降。当年,张召忠将军对伊拉克战争的“预测失准”就曾使他遭遇严重的信任危机。阎学通先生的“台海必有一战”的不正确预测,也已使他“著名国际问题专家”的形象大打折扣。也就是说,阎学通等人已经为自己的“预测不正确”付出了代价。

 

当然,上述论述都是就“判断独立”而言的。如果有人作出某种预测是因为被利益集团收买或者怀有某种不可告人的动机——比如有人收了开发商的红包就说房价肯定还有涨——那就另当别论了。


 

旧文链接:《台海会不会开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