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剜民工之“肉”补通胀之“疮”

(2008-03-24 00:16:30)
标签:

农民工

分配不公

谢伏瞻

杂谈

 

不能剜民工之“肉”补通胀之“疮”
盛大林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政府宏观调控要采取的对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短期政策方面,谢局长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建议,其中第二条是“调整理顺务工和务农收入的比价关系,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防止务工收入的过快上涨,导致价格与工资的螺旋式上升,降低劳动力成本所推动的通胀压力。”(据3月23日人民网)

 

“防止务工收入的过快上涨”?谢局长的这一观点实在让人惊异。

 

务工者主要是农民工。他们的收入上涨得很快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根据国家统计局以前公布的统计资料,“十五”期间,与城镇职工工资水平较高的增长速度相比,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微弱。另有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农民工月平均工资12年来只提高了68元,平均下来,一年才提高5元。中国劳动力之廉价世人皆知,而农民工收入增长之慢也是公认的。

 

农民工收入过低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严重影响社会公正。农民工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儿,却拿着最低的工资,这是明显的分配不公。二,导致消费结构不合理。多年来,我国的内需不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几亿农民的收入不高、消费能力太弱。三,诱发国际贸易争端。近年来,我国在外贸中遭遇的反倾销投诉越来越多,而中国商品之所以非常廉价,主要就是因为劳动力成本低。由于劳动力过于廉价,很多地方甚至已经出现了“民工荒”,这对用工企业来说也不是好事。因此,提高农民工收入是理所当然的。

 

也许有人要说,谢局长主张防止的是务工收入“过快”上涨。“过快”当然不好,但目前农民工收入的增长连“快”都还谈不上,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防止“过快”,岂不是操之过急了吗?

 

诚然,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确实会增加通胀的压力。但这只是加大通胀压力的诸多因素之一,而且这一因素对通胀的影响远远不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以及流动性过剩等其他因素。

 

对富人来说,通胀只意味着财富的缩水;而对穷人来说,通胀则会影响到基本的生活。要减轻通胀对民生的影响,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强他们的抗通胀能力。虽然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可能进一步加大通胀的压力,但这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近一年来,随着物价的快速上涨,各地政府都提高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时也加大了对困难群众、种粮农民以及高校学生的补贴力度。其实,这些保障和补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通胀的压力,但绝不能因此而不这样做。

 

总之,农民工收入过低及增长过慢,本身就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我们不能为了缓解一个问题,而去加剧另一个问题。因此,抑制通胀应该先从其他方面着力,而不能剜民工之“肉”补通胀之“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