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先落实“8小时”,再讨论“6小时”!

(2008-03-20 15:22:28)
标签:

姒健敏

工作制度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先落实“8小时”,再讨论“6小时”!
盛大林

 

我国从1960年开始实行8小时工作制,至今已历时48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副校长姒健敏建议,有必要在劳动法的框架下,建立起按劳动种类分类、按劳动内容分层、按劳动需要分时段、全国统一的6小时工作制。姒健敏认为,6小时工作制可以保护劳动力资源和人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质;缓解交通压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改善社会生存环境;可以提高工作效能、改善工作及节约成本。(据3月19日《浙江日报》)

 

每天只需要工作6个小时?那真是太好了!作为一名上班族,我举双手加双脚赞成。不过,这样的兴奋只是一闪而过,就像是一夜暴富的幻觉稍纵即逝。因为对于工作时间“弹性”很大的新闻工作者来说,不管实行几小时工作制,我们都要一如既往地那样工作。失望之余,我自然而然地想:假如实行6小时工作制,谁会从中受益呢?

 

7亿农民会成为受益者吗?当然不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农民来说,工时制从来都没有意义。

 

2亿农民工会成为受益者吗?估计他们只有苦笑的份儿。地球人都知道,农民工是中国目前工作时间最长的群体。几乎所有农民工,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而且没有什么“加班”及“两倍加班费”之说。

 

厂矿企业会实行“6小时工作制”吗?机器一停,就意味着产量减少和利润减少;更何况,有些机器是不能停下来的。要保持机器的运转,每天“三班倒”就必须变成“四班倒”,这就意味着需要增加20%的职工,有几个企业愿意而且能够承受这样的成本增加?

 

想来想去,能真正享受“6小时工作制”只有这部分人,那就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单位“坐办公室”的人。真正享受到“双休日”的,基本上也都是这些人。满打满算,这部分人全国也不会超过1亿。姒代表称调查显示,在我国,有效工时仅占制度工时的70%左右——这样的调查结果可能就是从这一群体身上得来的。因为对于农民工等一线劳动者来说,不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

 

也许姒代表要说:可以让所有或者绝大多数劳动者都享受“6小时工作制”嘛。可是,这可能吗?目前的现实是:连“8小时工作制”及其加班制度在大多数单位都没有得到真正执行,还谈什么“6小时工作制”呢?

 

姚代表还比较详细地设计了“6小时工作制”的实施细节,比如“严格执行超时时段工作3倍加班工资规定并且每天不超过2小时”、“限制劳动者业余时间兼职从事社会服务每周不得超过20小时”……考虑得不可谓不周全。如果这些设想都能付诸实施,确实是广大劳动者的一大幸事,也确实能起到他所设想的种种积极效果。可是,姚代表却没有说怎样才能保证这些设想能变成现实——而这个问题是绝对不能回避的。

 

我也非常憧憬姚代表设计出来的劳动状态和社会环境,因为那确实是一种非常和谐的愿景。不过,这样的愿景确实过于缥缈。还是等“8小时工作制”执行到位后,再来讨论是否实行“6小时工作制”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