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80后人大代表杂谈 |
分类: 杂文时评 |
盛大林
正在召开的重庆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重庆市三届政协一次会议上,有一个群体颇受关注——包括梁小波在内,一共有5位“80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了两会会场,这也是“80后”首次当选为重庆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而在上海市“两会”上,也出现了5名“80后”的市人大代表。(据1月24日《中国青年报》)
所谓“80后”,就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也就是说,这些省级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还不到28岁。
在人们的印象中,人大代表都是年长的人。要么是较高级别的党政官员,要么是功成名就的企业家,要么是著作等身的学者……既然做到这个份上,年纪自然小不了。而在“主流人群”的心目中,“80后”都还是孩子,竟然就已晋身于省级人大的殿堂,这确实很有“新闻价值”。
其实,放眼世界,“80后”当上省级人大代表根本不足为怪。2006年,26岁的女郎太田和美当选为日本国会议员;2002年,年仅19岁的姑娘安娜·吕尔曼当选炙德国联邦议会的议员;2007年,只有18岁的高中生威廉·劳埃德在英国地方议会选举中一举胜出,成为英国最年轻的议员……
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能“参政议政”吗?相信很多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的确,中老年人担任人大代表有很多优势,比如成熟、干练、阅历广、经验丰富……这些都是年轻人所无法比拟的。但年轻人也有年轻的优势,比如他们有朝气、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受传统思维的束缚少,而且他们的民主意识和政治参与热情肯定也比较高。
更重要的是,“80后”代表着一个群体。人大代表理应具有广泛性,各个地区、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各个年龄段,都应该有自己的代表。上海市的一位“80后”代表就表示:“不同年龄层次的代表,有着各不相同的‘工作方式’,年龄稍大的代表可能相对习惯下基层开展座谈的方式收集民意,我则更喜欢、更倾向将视角延伸到网络、论坛。”的确,网络、论坛、帖子……年轻人对这些新媒体都很热衷,这些新平台也正是他们发表意见的地方,可是,网友们常常为自己的“高见”到不了决策机构的台面而苦恼——这下好了,人大会上有了熟悉网络甚至喜欢“潜水”的“80后”!
有句古话,“有志不在年高”;而我要说,有“能”不在年高。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有足够的政治参与热情,而且能够得到大家的信任,那么年轻人也完全可以当好人大代表。现在,“80后”还只是出现在省级人大会上;将来,出现二三十岁的全国人大代表也不必大惊小怪。
前一篇:法律法规应有“新陈代谢”机制
后一篇:应紧急动员“今年过年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