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足协谢亚龙足球之夜封杀体育 |
分类: 杂文时评 |
盛大林
1月5日,在广东清新采访国足备战世界杯的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记者被阻拦在了球场外,原因是国足已经下了命令,暂停该节目对国足的采访。据悉,国足之所以突下重手,主要是因为在上期《足球之夜》中,该节目所请来的几位专家对中国足协的评价较低,其中著名体育评论员李承鹏给谢亚龙打了不及格,这惹恼了一些足协官员。(据1月6日《华西都市报》)
老大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国家电视台的记者竟然被国家足球队拒之门外,而原因竟然是央视的嘉宾给中国足协负责人评为“不及格”。报道说:“国家队方面表示,《足球之夜》的做法是不客观的、难以接受的,危害了国家队形象,影响了国家队的备战。”而我认为,中国足协的做法是粗暴的、难以接受的,侵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影响了国人对中国足球的信心。
“危害了国家队的形象”,那么目前的国家队究竟是什么形象?前些年的国足,虽然也不尽如人意,但毕竟闯入过世界杯决赛圈,还获得过亚洲杯的亚军。说“亚洲一流”有点勉强,但“二流”肯定没问题。可现在呢?去年的亚洲怀,连小组赛都没有出线,简直有点 “不入流”了。同时,曾经打入过世界杯决赛的女足也江河日下。成绩差倒也罢了,球风好也行呀。可是,成绩滑坡的同时,作风似乎也在滑坡。粗口、酗酒、打架,甚至赌球、吸毒、嫖娼……时不时地就会爆出各种丑闻。在我的印象中,现在的国足是一支精神萎靡、纪律涣散、球技不高、脾气不小的队伍。
中国足协的形象也好不到哪里去。非官非民,亦官亦民,中国足协就像是一个不伦不类的“四不像”。联赛搞了十几年,现已是半死不活。尽管如此,足协的“霸气”依然十足。就拿国足选帅来说,舆论普遍认为朱广沪难当重任,但足协偏要“力排众议”,直到亚洲杯惨败,还要为其百般袒护。女足的主教练多曼倒是得到舆论的普遍认可,但好说歹说,人家就是不跟中国足协玩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除了这八个字,我实在找不出更恰当的词语来评价中国足协。
当然,上述对国家足球队以及中国足协的评论都只是我的个人之见,就像李承鹏认为谢亚龙“不及格”一样。至于我们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舆论自有公断。作为被评论者,不能因为自己“难以接受”就认定评论者“不客观”。
退一步讲,即使评论“不客观”,足协就可以“封杀”媒体吗?也不能。记者采访是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李承鹏及其他所有人发表评论是实践自己的表达权。虽然足协的“政绩”如何最终由上级组织部门说了算,但官方的考核并不排斥民间的评头论足。再说,足协的“封杀”能堵得住公众的悠悠之口吗?
“影响了国家队的备战”,这话颇有点威胁之意了,似乎记者要为他们糟糕的战绩负责。可是,说你“及格”你就及格了吗?如果国家队及中国足协真有足够的尊严和骨气,那就应该拿出像样的成绩来回击劣评。古人说:“知耻而后勇”。中国足协和国家队即使做不到“闻过则喜”,至少也应该化耻辱为动力吧。
一支出色的球队,既要具有出色的技术,也要具有出色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而心理承受力如何,不仅表现在球场内的对抗上,而且体现在球场外的舆论上。如果连几句批评都听不进去,还怎么应对激烈的比赛和无常的胜负?然而现在的中国足协及国家队,竟像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一触即跳——这样的心理素质,怎么可能在世界杯上创造佳绩?
其实,中国足协和国家队的“封杀”之举,从一个侧面自证和印证了它们的“不合格”。
前一篇:“周老虎”会不会变成“甄士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