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指导”房价注定是“空调”

(2007-06-24 18:05:32)
标签:

政府指导价

南京

商品房

政府调控

供不应求

分类: 杂文时评
 房市“政府指导价”注定是“空调”

盛大林

今年5月以来,面对再次飙升的房价,南京市首开地方政府动用行政手段调控房价先河,对商品住宅实施以“政府指导价”为核心的价格监管制度:核准基准价、限定利润率、规定最高涨幅5%……这一措施出台一个月,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和激烈争论。(据新华网6月24日)

根据《价格法》的规定:“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必要时可以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一直以来,商品房都不在上述“极少数”之列。全国各地的商品房价格也都一直由市场自由调节。而江苏省却将商品房列入了政府指导价格商品的目录,而南京市政府则吃下了“第一只螃蟹”。此举是否违反了《价格法》,本身就是个问题。

核准基准价的前提是摸清成本。商品房的成本千差万别,每一家开发商甚至每一个楼盘的成本都不一样。指望开发商如实上报成本是不可能的,难道政府能逐一调查核实吗?

就算是摸清了成本,并且限定的利润,也就是说房价稳住了甚至下降了,老百姓就能买住便宜的房子吗?房市的供不应求已经得到了权威部门的调查证实,这是最基本的“市情”。这样的“市情”,决定了商品房的“紧俏”。既然“紧俏”,当然不容易买到;如果价格再被压低,购买就会变得更加困难。“物以稀为贵”,可以卖高价的东西,商人绝不会甘心于低价卖出去,他们势必通过种种手段谋求“政府指导价”以外的利益。其结果必然是出现“走后门”、“倒房号”等情况。在供不应求没有改变甚至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普通老百姓想以“政府指导价”买到房子,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报道说,南京市物价部门对一家“顶风作案”擅自调价的楼盘进行了“封盘查处”,也就是不让卖了。一边厢,国务院几部委号称要严查“捂盘惜售”;一边厢,南京市的物价部门搞“封盘查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房子本来就少,这一“查处”就更少了,结果会怎样呢?不言而喻。

土地是城镇房屋成本的第一大项。在商品房成本上,土地所占的份额最大;房价不断飙升,与土地价格不断上涨有直接的关系。政府规定商品房的利润率不得超过8%,那么土地转让的利润率为什么没有上限呢?政府从农民手中买地的价格是每亩几万元,卖给开发商时却涨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利润率常常在1000%以上。要说“暴利”,土地生意肯定独占鳌头。如果土地转让的利润也能控制在8%以内,商品房价格立马就会降下一大截。南京市政府自己不停止“抽血”,却拿开发商“开刀”,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

也许政府要说:土地实行“招拍挂”等市场化手段是为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土地是紧缺资源,不实行市场化操作,很可能出现权力寻租的现象,也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公平竞争。而一实行“招拍挂”,价格就会被大大抬高。这样的解释有道理。可是,商品房的销售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供应不足是房价不断攀升的“病根”。这个问题不解决,其他任何调控措施,都只能是“空调”。几年来各种调控措施的失败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南京的“政府指导价”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07-06-24/102113298908.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