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银行长龙政府垄断民营银行金融体制改革 |
分类: 杂文时评 |
盛大林
日前,沪上工、农、中、建、交通、光大、招商、民生等8家银行纷纷表示将采取措施解决网点排队顽症。媒体记者到各银行网点亲身体验,发现一些网点承诺的部分措施已开始实施,“长龙”现象有所改观。比如有些银行的VIP窗口也开始办理普通客户业务,有些网点不断更新“友情提示”告知需要等待的时间。而有些网点客户排长队的现象仍然没有改善。
客户意见纷纷,媒体持续关注,主管部门出面干预,各家银行采取行动,效果肯定会有的。但成效会有多大,能否坚持下去,则还需要观察。从上海的情况看,各家银行都只是做了一些治标的工作,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使是在改善服务方面,做得也不到位。比如有的银行12点到13点半之前仍然不营业。从“朝九”到“晚五”,8个小时工作时间变成了6个半小时,吃顿饭需要1个半小时吗?中午往往是业务最繁忙的时候,如果增加半个小时甚至1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长龙”肯定要短很多。
不了解情况的人可能会问:这家银行排“长龙”,不会换一家吗?殊不知,几乎家家银行都是如此。在其他服务行业,这种现象确实是很难想像的。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目前,中国的银行业仍然是几大国有及国有控股银行的天下。各家银行之间虽然也有竞争,但竞争很不充分。政府的垄断,一方面导致中国银行业的服务质量一直没有大的改善;另一方面也扼杀了活力,这突出地表现在中国的银行业既跟不上经济的步伐,也适应不了市场的变化。近年来,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金融服务需求也急剧增加,但银行业却没有及时提供足够的服务,以致出现了供不应求——“长龙”其实就是金融服务严重供不应求的表现。不改变供求关系,“长龙”问题就不可能彻底解决。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商业银行如果没有快速适应市场的能力,就有可能被淘汰。而中国银行业要实现充分的竞争,就必须打破政府垄断,实现真正的市场化。然而,中国在这方面的步伐非常缓慢。在经过漫长的期待之后,外资银行终于可以在中国经营人民币存贷款业务了,但中国本土的民营银行却仍然拿不到“准入证”(浙商银行是仅有一个“例外”),这也直接造成了“地下钱庄”的泛滥。
银行摆“长龙”,根子在“垄断”。只有开放银行业,实现充分的竞争,“长龙”才不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前一篇:彩票是不是“毒果”?该不该摘掉?
后一篇:祝大家五一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