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务院“垂范”预算公开,赞一个!

(2011-05-06 00:04:35)
标签:

预算公开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国务院“垂范”预算公开,赞一个!
盛大林

 

地方政府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三公”经费(出国出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中央财政预算部分重点支出的公开要细化到“项”级科目;对公开的财政预决算要作出通俗易懂的说明……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据5月5日《京华时报》)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财政预算决算报告属于“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但《条例》施行已经3年多了,各级政府的预算公开工作却进展不大。大多数地方的政府在公开财政预算决算等信息的时候遮遮掩掩、欲曝还留,尤其是对“三公”经费等公众最关注的信息,要么粗枝大叶、要么移花接木、要么故弄玄虚。对此,群众的意见很大,要求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的呼声日益强烈。

 

今年两会以来,国务院以及温家宝总理隔三差五提到财政预算的公开,强调的“密度”前所未有,这说明国务院推动财政预算公开工作的决心是很大的。那么,这项工作的进展为什么如此缓慢?窃以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抵制财政预算公开,因为财政支出中有很多见不得光的东西。二,推行的力度不大,不公开或者有选择的公开都不会受到问责和追究。三,缺乏示范效应。“他看我,我看你,最终还是看上级。”上级政府不积极,下级自然更消极。

 

财政预算等政府信息的公开,是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也就是说,每一级政府都应该依法公开财政预算等政府信息。但相比之下,高级别政府的信息公开更加重要,因为它的支出规模更大、涉及的人数更多。因此,基层政府“盯着”上级政府也是有道理的。

 

再者,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应该首先做到。如果“州官”自己还在放火,却不允许“县官”们点灯,那肯定是行不通的。几年来,国务院虽然三令五申,但对下级政府预算公开不力却始终硬不起手腕,其中恐怕就有“底气”不足的原因。

 

财政预算形同“天书”,连人大代表都看不懂,也是预算公开工作的一大问题。有关方面的专家辩称财政预算的编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言下之意大多数人看不懂是正常的。人们普遍认为,这只是一个蹩脚的借口。但预算如何做到通俗易懂?却没有可资借鉴的范本。

 

令人欣慰的是,国务院要从我做起、率先垂范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中央财政带头公开“三公”经费等财政预算,而且能够做到细化、通俗化,那么省、市、县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还有找到什么借口呢?它们总不能说自己连“比照”都不会吧?

 

当然,国务院的自树榜样目前还只是一个宣示。这个榜样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还是个未知数。我们希望,国务院的这一“垂范”能够成为预算公开工作的一个新的开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