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时评 |
高校“山穷水尽”,如何“柳暗花明”?
盛大林
贷款30多亿,每年的利息就多达1.7亿!吉林大学的债台之高令人吃惊。连日来,很多高校濒临“破产”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以及政府的广泛关注。为解此危,江苏省政府将拿出三四十亿财政资金直补高校贷款。浙江省财政也将拿出40亿元为高校贷款贴息。吉林大学也道出了自己的“解困计划”,例如,继续争取教育部的支持和帮助,向吉林省政府多争取一点共建经费。同时,吉大还向学校的教职员工问计。按照吉大宣传部人士的说法,“自己的问题还要自己人想办法解决。”(据3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
江苏和浙江,政府财力充足,拿出一部分钱救救急还是有可能的,但也仅仅是贴贴息而已。可经济欠发达的吉林省,怕是连贴息都未必承受得了。教育部家大业大,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嗷嗷待哺。那该怎么办呢?“自己的问题还要自己人想办法解决”——这话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却谈何容易!万般无奈之下,一向自作主张的领导班子竟然“向教职工问计”——如果不是“山穷水尽”,学校会这样做吗?问也问了,问出“灵丹妙药”了吗?
在这里,我愿意再次重复自己一贯的观点,那就是中国的高校应该像国有企业改制那样逐步走向民营化,说白了,就是卖掉大部分公立的大学,利用社会资本办高教。这样做,至少有三大好处——
一,可解燃眉之急。像吉林大学这样负债累累的高校可以采取“债转股”的形式,把债务转让给民间,建立新型的股份制高校。这样,政府就可以甩掉一个大大的包袱。
二,政府可集中财力办好义务教育。没有负债或负债较少的高校也可以转让股权吸纳社会资本,政府既可以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同时还可以利用“卖”高校的钱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多年来,政府教育投入的大部分被投向了高等教育,而义务教育的经费却严重短缺,这种“倒挂”是很不应该的,甚至是违法的。
三,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的很多弊端,比如贪污腐败、学术行政化等。高校腐败的根源在于所有者缺位而代理人缺乏监督和制约,学术行政化的根源在于公办高校的官本位。公办高校本身就是政府机构的延伸,具有准政府部门的性质。高校的机构跟政府部门类似,干部也跟政府官员一样有行政级别,而且是相通的。如果高校被卖掉,这种关系就会被彻底切断,从而彻底改变高等教育的体制。
从操作层面上说,卖掉高校一点都不难。更何况,我们刚刚在国企改制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关键是愿不愿意那样做。其实,公办高校改制的最大障碍是思想观念。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政府办大学是理所当然的,卖掉大学是不可想像的,甚至连想都不敢想。对此,必须厘清的是:高等教育不是政府的法定义务,政府完全可以不办大学;以中国的财力,也没有能力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事实上,即使是欧美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大学也都是私立的,而且办得最好的大学也都是私立大学。
观念一变,海阔天空。众多高校目前面临的看似无解的危机,实际上也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契机。一旦跨出这一步,“山穷水尽”就可能转变成“柳暗花明”!
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g/20070327/02003441456.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70327/02003441455.shtml
盛大林
贷款30多亿,每年的利息就多达1.7亿!吉林大学的债台之高令人吃惊。连日来,很多高校濒临“破产”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以及政府的广泛关注。为解此危,江苏省政府将拿出三四十亿财政资金直补高校贷款。浙江省财政也将拿出40亿元为高校贷款贴息。吉林大学也道出了自己的“解困计划”,例如,继续争取教育部的支持和帮助,向吉林省政府多争取一点共建经费。同时,吉大还向学校的教职员工问计。按照吉大宣传部人士的说法,“自己的问题还要自己人想办法解决。”(据3月27日《第一财经日报》)
江苏和浙江,政府财力充足,拿出一部分钱救救急还是有可能的,但也仅仅是贴贴息而已。可经济欠发达的吉林省,怕是连贴息都未必承受得了。教育部家大业大,几乎每个“孩子”都在嗷嗷待哺。那该怎么办呢?“自己的问题还要自己人想办法解决”——这话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却谈何容易!万般无奈之下,一向自作主张的领导班子竟然“向教职工问计”——如果不是“山穷水尽”,学校会这样做吗?问也问了,问出“灵丹妙药”了吗?
在这里,我愿意再次重复自己一贯的观点,那就是中国的高校应该像国有企业改制那样逐步走向民营化,说白了,就是卖掉大部分公立的大学,利用社会资本办高教。这样做,至少有三大好处——
一,可解燃眉之急。像吉林大学这样负债累累的高校可以采取“债转股”的形式,把债务转让给民间,建立新型的股份制高校。这样,政府就可以甩掉一个大大的包袱。
二,政府可集中财力办好义务教育。没有负债或负债较少的高校也可以转让股权吸纳社会资本,政府既可以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同时还可以利用“卖”高校的钱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多年来,政府教育投入的大部分被投向了高等教育,而义务教育的经费却严重短缺,这种“倒挂”是很不应该的,甚至是违法的。
三,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的很多弊端,比如贪污腐败、学术行政化等。高校腐败的根源在于所有者缺位而代理人缺乏监督和制约,学术行政化的根源在于公办高校的官本位。公办高校本身就是政府机构的延伸,具有准政府部门的性质。高校的机构跟政府部门类似,干部也跟政府官员一样有行政级别,而且是相通的。如果高校被卖掉,这种关系就会被彻底切断,从而彻底改变高等教育的体制。
从操作层面上说,卖掉高校一点都不难。更何况,我们刚刚在国企改制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关键是愿不愿意那样做。其实,公办高校改制的最大障碍是思想观念。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政府办大学是理所当然的,卖掉大学是不可想像的,甚至连想都不敢想。对此,必须厘清的是:高等教育不是政府的法定义务,政府完全可以不办大学;以中国的财力,也没有能力办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事实上,即使是欧美发达国家,绝大多数大学也都是私立的,而且办得最好的大学也都是私立大学。
观念一变,海阔天空。众多高校目前面临的看似无解的危机,实际上也是一次脱胎换骨的契机。一旦跨出这一步,“山穷水尽”就可能转变成“柳暗花明”!
链接:http://finance.sina.com.cn/g/20070327/02003441456.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g/20070327/02003441455.shtml
前一篇:“《苹果》侮辱中国人”了吗?
后一篇:“史上最痴追星族”——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