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文时评 |
除夕不放假缘于“行政僵化”
盛大林
广东省人大代表康茵蕾提交建议,希望广东省首开先河,把“大年三十”列入春节假期。代表认为,目前春节假期是从初一到初七,忽视了春节前一天重要日子除夕。把“大年三十”列入春节假期,能够让人们有时间过一个传统文化味道浓厚的中国年,易捡拾起被日益冲淡的民族文化习俗。(据2月5日人民网报道)
建议除夕放假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此前,很多地方的两会都有代表或委员提出这个问题,甚至从几年前开始,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都曾以发表文章或网上发贴等形式提此建议。但今年的除夕仍然不放假。
除夕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无须再说。相信假期安排的决策者们应该也清楚。网上的一份调查表明,90%以上的人认为除夕应该放假。本来这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假期整体前移一天就是了(当然,春节只放假7天是否太短,是另一个问题)。可就是这样一个几乎人人认可的合理化建议,就是得不到采纳——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因为行政的僵化。
从几年前实行“黄金周”制度开始,包括五一、国庆、春节在内的每一个长假,都是从1日至7日——五一和国庆依阳历,春节依农历。甚至被凑够3天的元旦假期也必须从1日开始。就拿去年的十一黄金周来说,9月30日是周六,10月1日是周日,如果只把节后的第一个双休日调到前面,从9月30日到10月6日,也是7天,不是挺好吗?偏不。假期非要从1日开始不可,于是9月30日这个周六还要上班。今年的元旦是周一,此前的两天正好是双休日。双休日照常休息,周一元旦放假,连起来也是3天,自然而然,多好啊!可是,也不行。于是节前连上9天班,节后刚上两天班,还没找到上班的感觉哩,又该双休日了——别扭不别扭呀!
不管什么情况,每一次的假期都必须“从一而终”。虽然没有成文的规定,但似乎成了一个定式。这个定式是如此的强势,以至于连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日子——除夕都被忽略。行政僵化到这种程度,实在匪夷所思。
附:《春节应该放假半个月》
http://blog.sina.com.cn/u/53e839d2010002c8
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7-02-05/003012226666.shtml
盛大林
广东省人大代表康茵蕾提交建议,希望广东省首开先河,把“大年三十”列入春节假期。代表认为,目前春节假期是从初一到初七,忽视了春节前一天重要日子除夕。把“大年三十”列入春节假期,能够让人们有时间过一个传统文化味道浓厚的中国年,易捡拾起被日益冲淡的民族文化习俗。(据2月5日人民网报道)
建议除夕放假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此前,很多地方的两会都有代表或委员提出这个问题,甚至从几年前开始,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都曾以发表文章或网上发贴等形式提此建议。但今年的除夕仍然不放假。
除夕对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无须再说。相信假期安排的决策者们应该也清楚。网上的一份调查表明,90%以上的人认为除夕应该放假。本来这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假期整体前移一天就是了(当然,春节只放假7天是否太短,是另一个问题)。可就是这样一个几乎人人认可的合理化建议,就是得不到采纳——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是因为行政的僵化。
从几年前实行“黄金周”制度开始,包括五一、国庆、春节在内的每一个长假,都是从1日至7日——五一和国庆依阳历,春节依农历。甚至被凑够3天的元旦假期也必须从1日开始。就拿去年的十一黄金周来说,9月30日是周六,10月1日是周日,如果只把节后的第一个双休日调到前面,从9月30日到10月6日,也是7天,不是挺好吗?偏不。假期非要从1日开始不可,于是9月30日这个周六还要上班。今年的元旦是周一,此前的两天正好是双休日。双休日照常休息,周一元旦放假,连起来也是3天,自然而然,多好啊!可是,也不行。于是节前连上9天班,节后刚上两天班,还没找到上班的感觉哩,又该双休日了——别扭不别扭呀!
不管什么情况,每一次的假期都必须“从一而终”。虽然没有成文的规定,但似乎成了一个定式。这个定式是如此的强势,以至于连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日子——除夕都被忽略。行政僵化到这种程度,实在匪夷所思。
附:《春节应该放假半个月》
http://blog.sina.com.cn/u/53e839d2010002c8
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7-02-05/003012226666.shtml
前一篇:政协委员今年缘何“不客气”了?
后一篇:“工地盛宴”:这场“秀”作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