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七杂八 |
进入十月,各种版本“年度最佳”文选的编选工作又陆续开始了。花城版“年度最佳杂文”的编选者鄢烈山先生和辽宁版“年度最佳杂文”的编选者王乾荣先生先后来信,让我照例自荐。正值长假闲暇,我很快分别挑选了几篇自以为凑合的文字,并交伊妹儿送达。
二位先生都很快回了信。王老师从我自荐的文字中挑了一篇。但鄢老师的回复却说,我自荐的几篇他都不要了,而他看中了我的一篇博文《徐静蕾,这就是你的不是了》。这很让我意外。因为,按照“惯例”,“年度最佳”的编选范围应该是本年度在各种报刊上公开发表的文章。有些选本(比如花城版)也收少量网上文字,但都出自有编辑把关的固定栏目。博客文章入选的,恐怕没有先例。
《徐静蕾,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是一篇纯粹的博文。因为这篇文字是专门为博客而写的,没有向任何媒体投稿。记得当时看了“博王”徐静蕾的一篇博文后,颇有感触,于是就有感而发了。因为不想发表的事儿,所以写得很快,也很随意。
想想,还是鄢老师的思想比较开放,反倒是比他年轻的我“画地为牢”了。惭愧。
写这篇博文的时候,“大林白话”开张不久,大多数朋友可能都没有看过。且翻出来,供大家一晒。
http://blog.sina.com.cn/u/53e839d2010000xc
二位先生都很快回了信。王老师从我自荐的文字中挑了一篇。但鄢老师的回复却说,我自荐的几篇他都不要了,而他看中了我的一篇博文《徐静蕾,这就是你的不是了》。这很让我意外。因为,按照“惯例”,“年度最佳”的编选范围应该是本年度在各种报刊上公开发表的文章。有些选本(比如花城版)也收少量网上文字,但都出自有编辑把关的固定栏目。博客文章入选的,恐怕没有先例。
《徐静蕾,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是一篇纯粹的博文。因为这篇文字是专门为博客而写的,没有向任何媒体投稿。记得当时看了“博王”徐静蕾的一篇博文后,颇有感触,于是就有感而发了。因为不想发表的事儿,所以写得很快,也很随意。
想想,还是鄢老师的思想比较开放,反倒是比他年轻的我“画地为牢”了。惭愧。
写这篇博文的时候,“大林白话”开张不久,大多数朋友可能都没有看过。且翻出来,供大家一晒。
http://blog.sina.com.cn/u/53e839d2010000xc
前一篇:风花雪月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