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闻人最需要团队精神

(2005-12-17 20:10:22)
分类: 散文随笔
新闻人的品格
盛大林

好歹也是个小领导,我也有权改别人的文字了。一开始,我很少改动编辑做好的标题。即使改,也只是技术上的加工,推倒重来的基本上没有。后来,年轻的编辑记者们提意见说,没人给他们改稿了,领导也觉得我在偷懒。看来不动手是不行了。当再有记者把稿子传给我或者编辑拿着版让我改改的时候,我也就不再“客气”,但心理上还是有些“障碍”。

我为什么不愿“动手”呢?表面上的原因是“设身处地”。以前自己当编辑,每当做了一个比较得意的标题而领导要改动的时候,心里总是不爽。现在,这些编辑记者不就是以前的我吗?我把他们绞尽脑汁做出来的标题“一票否决”,他们会不会也有情绪?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实在没有把握自己就比别人高明。

从新闻圈混迹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闻“无权威”,或者说权威太多,因为每一家新闻单位都会有很多人觉得自己的新闻敏感性或判断力最强、自己最牛B。这突出的表现在新闻的判断和处理上,有人说应该这样,有人说应该那样,每个人都觉得“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但又谁也说服不了谁。有人常会很不屑地说某某“有名无实”,而某某也会说谁谁“刚愎自用”,谁谁又会说哪哪个“自我感觉良好”……总之,只要在媒体干上几年,大多数人都对自己的新闻判断力自信满满。

那么,到底谁最牛B呢?没有“标准答案”——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如果是“9·11”那样的事件,谁都会认为那是百年一遇的大新闻。但绝大多数事件都比较“平常”,不同的人对其新闻价值的判断往往大相径庭。这主要是因为人的阅历、知识、理念以及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对同一件事,阅历不同的人会作出不同的判断,理念有异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至于版式好不好看,标题是否出彩,凭的也都是个人感觉,越发见仁见智。

最麻烦的是难分“对错”和“高下”。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如何检验新闻的判断呢?通常情况下,只有两个方面可供参考:一是看同行如何处理,二是看读者的认同程度。

对同地同类的媒体进行比较,是新闻人每日的“功课”。据我的观察,郑州几家都市报的同类新闻版面(比如“省会新闻”)每天刊登的新闻,常常差别很大,有时候我甚至感觉它们不像是同城的报纸。你能说谁“对”谁“错”吗?

读者的评价就更不好说了。从理论上讲,能在目标读者群中获得最大程度认同的新闻就是“好新闻”,但怎么知道读者的看法呢?媒体有时会搞一些读者调查,但这种调查肯定有局限性,因为能坐下来老老实实填写调查表的读者并不能代表所有读者。其实,自以为“高明”的人之所以那么自信,往往都声称自己就是以读者的身份来判断的——至于他能代表多少读者,就只有天知道了。

“文无第一”。搞新闻也是如此。在媒体工作,大家各抒己见是正常的,但如果大家都各执己见,那么架永远都吵不完。所以,新闻人最忌讳的是自以为是,最需要的就是团队精神。当别人的意见跟自己的不一样的时候,一定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认为?他的看法是不是也有道理?然后求同存异。有了争议,最后当然还是领导说了算,但作为领导,也一定要集思广益。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把工作做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