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想成为英雄的男人们和他们的情结---《摔跤手》
(2009-01-14 11:09:19)
标签:
兰迪摔跤手情结大锤米基·洛克电影影评娱乐 |
虽然影片只进行了不到一半,我便已经料定:这回,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就是他——米基·洛克的了。没办法,这就是那种容易出彩的角色,而米基·洛克恰好又把这个角色完成的很好。那么,奥斯卡对他来说,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很自然会想起《愤怒的公牛》里的罗伯特·德尼罗,那个胖得脱了相的家伙;或是《洛奇》里的史泰龙?每每遇到这种角色总是让人无法客观,只会单纯的随着他们在场上的荣光而血脉喷张,同时对他们的年老落寞而惋惜不已。
已经快53岁的米基·洛克自己也说,其实自己跟片子里的那个老头子兰迪没什么区别,虽然是句玩笑话,其实也是有些缘由的,当年的那部《爱你九周半》让他迷住了很多少女的心,不过90年代初,他却抽风似的去打了四年的职业拳击,重返影坛后,自然也难再出头了,年过半百的他,这些年的落寞和孤独想来跟兰迪也许真会有些相似吧。
用导演自己的话说,这是一部讲理想主义与现实生活矛盾的电影。不过具体到兰迪身上,我看到更多的是每个男人都有的那种英雄主义情结的不断涌现。其实每个男人都有些英雄梦,而每看到这种英雄情结的电影,都像受了刺激一样,心跳加剧,血脉喷张。而“大锤”兰迪恰好是这么一个激发雄性荷尔蒙分泌的角色,一身健硕的肌肉,到处是刺青和昔日战争的伤疤,在摔跤场上以力量和鲜血证明自己的威严。没错,这就是英雄的样子。正像兰迪自己说的:摔跤场才是他的领地。虽然他已年过半百,浑身都是伤病;虽然他生活很困苦,甚至连房租都无法及时缴出;虽然他的生活一团糟,连唯一的女儿都不愿与他相认。但是,当到了摔跤场上,那里就是他的世界,他才是场上的王者,观众的焦点。在那里,他不是一个失败者,而是一个英雄,和他的“大锤粉碎压”一起,被粉丝所记住。
这种关于壮士暮年的电影算不上是什么稀奇的题材,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常常被拿出来拍。单从剧作上,这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作品,曾有的巅峰,实际生活的落寞,隐忧线索的铺垫,结尾的升华,一切都是那么必然和套路。不过,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也绝对不是泛泛之辈,早在处女作《π》里,他就显示出了他对影像不俗的把握能力。而在《摔跤手》里,手持摄影与刻意的粗糙剪辑让影片更多了些纪录片的味道,而这种影像效果能带来的是观众对电影真实性的认同以及对角色的肯定。同时,大量的对主角兰迪的背部进行跟拍也是很让人欣喜的。观众常常看到的是一个老家伙的背影,有些缓慢,有些蹒跚的样子,既满足了观众的偷窥欲,增加电影真实性;又把这个中年摔跤手的落寞与孤独完整地展现在镜头前。
为了自己的英雄梦,兰迪用药物耗费自己的生命,不过那又能怎样呢。起码在赛场上,他是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