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旅程-西安

标签:
西安西安旅游回民街 |
分类: 岁月的童话 |
西安,在我的印象里等同于兵马俑或城墙。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打过来西安逛的主意。
近两年,很多名博纷纷写了西安的美食。
我看了流口水,但看过了也就算了,因为那些个小吃本地或是美食节也是有的。
但阿宝表示对历史感兴趣后,我决定还是来西安走走吧。
17号中午,我们告别了沫沫,坐上了郑州-西安的动车,开始了我和阿宝两个人的旅程。
往常坐高铁去广州,不到1小时的车程,阿宝也会觉得有点无聊。
不过这次阿宝倒觉得不会。
因为上车没多久,就是午餐时间。一年到头没吃过几次饭盒的阿宝就象是吃大餐一样高兴。不管味道好不好,她从小菜到主菜到米饭再到汤,评头论足了一遍。总结陈词:还过得去,就是米饭有点烂。
吃完饭,硬是拉着我打了几轮扑克,然后就到站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一下火车,我们坐地铁到永宁门。
西安的地铁与广州相比,人真是少太多了。随便就找到座位。
出了地铁站,迎面就是永宁门。很多外国游客。
穿过旁边的南门城门就是南大街了。我们就住在湘子庙街的客栈。
在客栈休息了一会,我和阿宝就步行到回民街找吃的。
原来还挺热了天气,却刮起了风。有点凉意。
一进街口,就有镜糕摊子。我原来以为镜糕和那个东南亚jing糕是一回事。其实不是,镜糕有点象广东的钵子糕,但口感不爽滑,有点绵软。阿宝吃了一口就丢给我了。我吃着还行,不太甜。这就够了。
然后涮了几串牛肚。酱料加了芝麻酱,我吃了有点腻。不够爽口。
店主很热情的问我味道怎么样。我觉得各处的口味不一样嘛,连忙点头。
店主很满意的笑了。
然后阿宝直奔羊肉串。
我因为喉咙痛,没敢吃,也没敢让阿宝多吃。
不过阿宝还是挺痛快的吃了15串烧烤,喝了一大杯酸梅汤。
要求打道回客栈。
那也太快了吧。
我还是坚持逛了一下西羊市街和庙后街。
说实话,尽管网上特别的推荐这里,但对我的吸引力不大。因为里面吃的东西每年我们那的美食节大部分都有得吃。
也许在这里逛,就是感受一下这里的氛围吧,越夜越热闹。
最后我们买了一个馕就回去了。
说起这个馕,往常美食节有卖,我觉得应该是挺硬的一种饼。
不过这次买,摊主说这种是带葱的。
吃起来不太硬。我觉得是不是改良了,为了适应游客的品味啊。
我这个不太爱吃面食的南方人,居然觉得很好吃,很香。
回到客栈,我的喉咙痛得不行了,赶紧到药店去买药。
药店的店员说我是感冒了,配了个感冒药给我。
我吃了有点昏昏沉沉的,迷迷糊糊。
第二天,隐约听到雨声。看看窗外,不算太大。
因为定好了今天去华清池的,所以收拾好后就出门了。
本来打算先吃完早餐再打车到火车站。但一出客栈门口就见一空的士。直接打了车到了火车站再找吃的。
下着雨,空气有点冷意。一下出租车,我原来就有点毛病的伞就吹得断伞骨。
我和阿宝都没心思去找吃的,买了把伞,就在德克士吃了早餐然后坐车去骊山。
到了骊山,雨越发大起来。
阿宝说:“是不是西安不欢迎我们啊?”
我说:“不是,俗话说,贵人出门招风雨啊,说明咱们是贵人。”
阿宝可不太相信,看我一眼没说话。
坐缆车上车,然后一直走下来。
下着雨,导游的话也听不太清。
我们干脆就注意着路,慢慢的下着山。
新把的伞估计就是把遮阳伞,不时的有雨水漏下来,滴在我和阿宝的头发上,脸上。很有点浪漫的感觉。
每次一滴下来,阿宝就哈哈大笑。
从骊山上看华清池。一朵朵五彩的雨伞在移动,象动画片的小蘑菇。
最多伞的地方据说就是杨贵妃沐浴的妃子汤。
绵绵细雨中的骊山。我这个来自山区的人,很难有什么山会打动得了了。
下了骊山,我们就坐车去鸿门板。途中很多的石榴树,还有仿制的兵马俑。
当年的鸿门宴就发生在鸿门板这个地方。现在其实就是人工做了个项王城和鸿门宴的博物馆。因为有导游,阿宝听得很感兴趣,也不算白来。
中午吃了biang
biang面。半条面就可以装一碗。面不咋样,不过面里的土豆好吃。
就是这两个字,据说是康熙爷起的,在康熙字典里面找得到。我一眼扫过去,以为是招财进宝那个字。
之后去了秦皇陵。当然了,这个皇陵还安睡在地下,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挖掘。有段时间,我很喜欢看卫斯理。有个故事里面曾经提到始皇陵。当时我对书里的描写惊叹不已。不自觉的相信里面应该就是差不多那样吧。所以对皇陵的发掘非常的期待。但又希望永远不要被挖掘出来。要是有什么仪器能够探测影像出来那该多好。
到兵马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不过游人还是很多。
非常的壮观。听导游说挖掘出来的时候基本没有完整的,都是经过修复后才呈现在这样的状态。与其说佩服古人的工艺,我更惊叹于皇陵的设计者。无论皇陵是否被挖掘出来,单看兵马俑就可以想象整个皇陵是何等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实到这时,我和阿宝都挺累了,坐在树下休息。这个地方让人感觉很舒服。
从兵马俑坐车回到火车站已经华灯初上了。天下着微雨。因为在车上眯了一下,我和阿宝都挺精神的。于是我们打了的士去粉巷。粉巷中间有条大车家巷就是通往我们住的客栈。所以我和阿宝也不太着急,边逛边看有哪些好吃的。
炝田七苗。刚入口的时候有点苦。但很浓的青涩味。我一个人吃了大半。
蕨根粉吃过很多,各地都有,但这家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非常的爽滑,酸辣适中。阿宝吃东西一般不添。这个吃了两碗。我爱吃里面的配菜。我现在的口味越来越重,一点不象广东人。
烧烤味的嫩牛肉。尽管我喉咙很痛,但我还是忍不住吃了很多。回去再吃点蒲公英吧。
吃点有点撑。梳洗过后,我看小说,阿宝看电视,累了就睡吧。
19号早上,迷迷糊糊中,我听到叭嗒叭嗒的雨声。
睁开眼,阿宝灿烂的笑脸:“是不是我吵醒你了?”
我摸摸她的小脸蛋:“不是,是雨声。”
阿宝坐起来,看着窗外:“好象挺大雨的。”
我站起来,趴在窗台上,看着窗外的树叶,被雨水洗得亮绿亮绿的。
树枝间,可以看到马路上车在驶过,没有什么声息,反而是雨声哗哗的作响。
我突然觉得,其实西安是一个适合独游的城市。
拿着相机,独自走在城墙下。
我回过头问阿宝:“你饿吗?要不要现在就出去?”
阿宝摇摇头。我原来打算去陕博的。不过鉴于阿宝在郑州对博物馆的兴趣,既然下雨,那就不去也罢。
十点多,雨小了。
我和阿宝在大堂里刷了两杯巧克力就出门了。
下着雨的空气非常的清新。不时有三五成群的麻雀飞到街道上,踱步,飞翔。不怕雨,也不怕人。
昨晚回火车站的时候经过钟楼,灯光下的钟楼和现在雨中的钟楼很不一样。那时的钟楼比较妖娆。雨中的钟楼比较冷冽和安静。
路过必胜客,阿宝建议上去喝一杯。于是我们在必胜客吃了早饭兼午饭。
然后在雨中的大街上慢慢的逛回去。
牌坊后面就是德福巷,一条酒吧街。
白天的酒吧街比较安静,只有几个看店的人斜靠着街边的椅子,不知道是不是在看雨。
穿过这条街就是湘子庙了。阿宝在门口张望了一下。决定还是下午再来。现在是午休时间。
睡醒一觉,雨越发的大了。我吃过药,不愿意醒来,继续睡。
到五点多,雨一点停的迹象也没有。看来大雁塔的音乐喷泉是看不成了。
不过我心里倒没什么遗憾。
对旅游,我更喜欢的是在陌生的城市的大街小巷游荡;阿宝看不成了,那就下次吧。她总会有属于她自己的旅程,总有看到的时候。
但吃总是要吃的,民以食为天嘛。
顶着大雨,找了一家吃关中菜的小店。
店门很小,但很有味道。进去一看,地下滴着水,铺上了纸皮。抬头一看,居然装着天窗。
那种小时候家里老房子才有的玻璃天窗。突然有种很亲切的感觉。
服务员说,没有特色菜,都是家常菜。
阿宝很高兴,问我要不要喝点小酒。
我吃了药,喉咙是不痛了,可是痒,咳得要命。
点了果汁。
阿宝举杯:“祝妈妈身体健康。”
我也举杯:“快乐成长。”
我和阿宝都喜欢啃骨头,吃不完打包回客栈宵夜。跟广东的卤味相比,大料重很多。
醋粉。我吃着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米皮。我一直没找到米皮店,有点遗憾。
阿宝特意点的手擀面。这个面很一般,面的筋道不够,有点烂的感觉。味道也一般。阿宝吃了两口就不吃了。
每到吃东西的时候,我又觉得西安其实是非常适合三五知己结伴同游的城市,这样可以尝多几样吃的。
外面很多人等位,我们吃好了,不好意思再坐着,打包了,就回去了。
雨还在下。我看了一下时间,七点多。
“阿宝,去不去大雁塔了。”
阿宝毫不犹豫的说:“不去了。下雨呢。”
然后我们就回客栈去了。
20号早上醒来的时候,天是灰的,不亮,感觉没下雨。
我一下子坐起来,拉了一下身边的阿宝:“阿宝,没下雨哦。去找吃的吧。”
阿宝朦朦松松的坐起来,看了一眼窗外,然后爬到床尾,开了电视,然后去洗手间。
我看了一下时间,都十点了。
出得门来,十点半有多了。
转出小巷,就是朱雀门。这样的景象,反而让我有一种时光在那一处停住的感觉。后面的高楼,前面的车流,都与它无关,它就在那里,一直在那里。
中午前的回民街,比较的冷清。很多店都还没有开门,不复我们初到那天的热闹。
正好遇上一位老人在吹糖人。做糖人的见得多,吹糖人的第一次见。给阿宝吹个猴子吧。
街道两旁有很多卖皮影的店,可惜没有见到演皮影戏的。那会儿看《大明宫词》,我就很希望能亲临现场看一场皮影戏,也许这也算一个愿望吧。
虽然开的店少,但吃的总不会缺少的。在郑州没有吃胡辣汤,在这里补上。我原来以为只是胡椒的辣,其实麻比辣更甚。
等走出回民街的时候,我手里已经提了几个的袋子:馕、jing糕、肉夹馍、枣。jing糕阿宝很喜欢吃。我觉得很象我们这边甜的八宝糯米饭,做得软糯极了。开始入口不太爱吃,因为有一层枣泥,对我和阿宝来说,甜得发苦。但挑开那些枣泥吃那些糯米,软软糯糯的,不甜,挺好吃的。卖相不是很好,没照。
出了回民街右转走二十米左右吧,就是都城隍庙。
阿宝每个殿都跑去拜拜。虽然我自己没什么宗教信仰,不过我向来是随她的。
我对上面为什么有个大算盘很感兴趣。
其实我现在的身体很容易累。阿宝还没叫累,我就找地方坐了。人行道上隔几步就有石凳。我和阿宝就坐在石凳上休息,然后吃点东西。
休息完了,我们牵着手,继续漫无目的的逛。
阿宝边走边给我讲故事。这几天,她突然对吸血鬼感兴趣了。编了个吸血鬼的故事给我听。
我也把我知道的吸血鬼的故事讲给她听。
走走说说,又到朱雀门。
我们在朱雀门旁的城墙下走。阿宝沿着墙脚跳啊跳,我在后面晃悠。
下午下了一会儿小雨,我们在路口找了家本地人推荐的饭馆。五点半后基本要等位了。
不知道这边的拉皮是不是就是这种口感,感觉没有我在其他城市吃的那样爽滑。而且比较厚。鸡丝很“柴”。
泡菜回锅肉。回锅肉是阿宝的心头好。我点了这个菜。阿宝一边吃,一边问我:“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吃回锅肉啊?”这不是废话吗?!
酸辣豆腐羹,卖相不太好,不过我和阿宝都挺爱吃的,豆腐很嫩很滑。
我喝了几碗。然后我们又到大车家巷逛了一回。我打包了一个熏肉大饼回去做宵夜。
回到客栈我有点肚子疼。阿宝总结:“虽然我们吃的相同的东西,但我没有肚子痛,说明我的抵抗力比你好,你要不要吃点药?”
“......”
大饼照吃。
21号,阳光灿烂。我和阿宝收拾好行李,在阳光中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