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重庆

标签:
重庆重庆旅游麻辣火锅 |
分类: 消磨时光 |
13号的晚上,阿宝趴在我的背上:“你要去几天啊?”
“四天吧。”
“这么久啊?”
“不久啊。反正你也不会想我。”
“谁说我不想你啊。”
“你每次外出,从来不主动打电话给我的。”
阿宝顿了顿:“可是,我还是会想你的。”
“嗯,我也会想你的。”
14号上午,我拉着阿宝的手走到学校门口,我弯下腰:“亲一下吧,有四天亲不到呢。”
然后我亲了一下她的小脸。
阿宝扬起头,笑眯眯的说:“妈妈,一路顺风。”
然后背上书包,大步走进了学校。
我在校门外,看着阿宝上了楼。
晚上的飞机。晚点了十来分钟。
中途遇上了气流,颠簸了一会。
同行的朋友有点担心。我因为以前去九寨,遇过更颠簸的,所以不太担心。
到达江北机场时,快二十三点了,比原定的早了二十多分钟。
坐机场大巴的时候,朋友说,跟想象中的重庆不一样。
我记得N年前我在菜园坝车站下车的时候,看着远处那山坡上错落的房屋,来自山区的女子,面对山城,心里涌起了亲切感,就象很多很多年前曾经到过一样。
我跟朋友说,现在晚上,看不到什么,明天就会看到那建在山上的房屋了。
也许,对重庆的印象,还停留在抗战时期那一条山路,一排排的房子吧。
朋友笑着说,就是那样。
一路上,畅通无阻。时不时的能看到开着白花的树木。
大巴到上清寺站的时候,我看到路边有很多小摊在卖粉面,立马我就饿了。
可是大家都很疲惫,没有人响应。
宵夜吃不成,我有点没精神了。
酒店在修电梯,我们爬上七楼,洗洗睡吧。
15号早上,生物钟自然醒。
阿姨拉开了窗帘,我看看钟,七点半了,可窗外黑朦朦的,象一层雾气笼罩着。
啊,雾都。仅此一早而已,后面的几天,天气都很晴朗。
吃过酒店送上来的早餐,我们各做各的事,看电视的看电视,看书的看书,等着另外两位自然醒的家伙。她们的自然醒跟我们这屋的不一样,一般都在十一点左右。
到了快十一点,两位美女就摇过来了。
去吃不知是早餐还是午餐。
酒店旁边的街道很多小吃店,我们选了一家椒鲜老麻抄手。
大家问什么是抄手?
我说就是云吞。
不吃辣的就吃抄手,我吃小面。
不知道如何形容,味道好极了。
因为阿宝没在身边,我本身没有拍照的习惯,相机也没带。
而且当时顾着吃,也没想着用手机拍下来啊。(后面的相片都是我前老大提供的)
还有就是醪糟汤丸。吃了还想吃。
吃完麻辣吃口甜甜糯糯的汤丸,真是绝配。
重庆的朋友打电话问我们白天怎么个安排,晚上他已经团好了两江游的票了。
我突然想起订机票的时候,别人问我打算去什么景点。
我愣了。
我现在去旅游都没打算过去什么景点的,我唯一的目的就是去吃。
现在老大带队,我就跟着她走好了。
上午已经过去了,吃完东西,我们坐公车去磁器口逛逛。
沿途看到很多鲜花开了。
我一直以为重庆跟我们那天气差不多。温度是差不多,但重庆再大雾也不象咱们那有那种潮湿的回南天,到处湿漉漉的样子。
路上经过这个,没注意看,是不是博物馆啊。
快到磁器口的时候,终于看到那些旧房子,建在山上的老房屋。
朋友说,这才是印象中的重庆。
我笑了,这些房子在我们那也有,不过现在都拆迁起高楼了。
再看不到,只留在记忆里。
到站下了车,看着那一排排的食肆,尽管我们刚吃完没多久,可是还是口水直流。
边走边研究哪个好吃。
店门口大都摆着一个大盆,里面盛着豆花。
因为我之前来过,对这不出奇。
可是大家都说看起来这豆花不好吃,很粗糙的感觉,没有我们南方的豆花细嫩。吃法也不一样。我们是多吃甜,这里是咸或是打火锅。
后来在观音桥那边吃了个豆花火锅,大家说原来这豆花看起来不好看,吃起来还可以。
我那年在九寨吃的酸菜豆花火锅,现在想起来还馋。
在路口看到很多卖臭豆腐的,看着炸得很香脆的样子。
买了一碗,少辣,加醋。
吃起来跟杭州吃的不一样,跟湖南的比较象。
没吃过的几位也喜欢吃,说吃起来不臭,而且里面还加了咸咸脆脆的泡菜。
磁器口的街上,还是那样热闹,岁月在这里,仿佛留痕,仿佛不留痕。
街道两旁多是卖吃食和工艺品。吃的东西太多太多,香酥辣椒、牛皮糖、牛肉干、粑、龙须糖......看都看不完,吃也吃不尽。
我们吃得肚子涨得不得了,可还是不停的买,不停的吃。
阿姨摇着头,这群吃货。
很多小吃都是现场制做的。比如姜糖。我们路过的这家店正好在做。
阿宝去年在凤凰拍过姜糖制作的相片回来。现场看有点不一样。师傅把糖拉出来拉长然后再绕回去,不停的重复。我觉得这真是个功夫糖。
经过陈麻花,照例很多人在排队。朋友们也买了好多回去。
我挑了几支头簪和一些陶瓷饰品回去做手信。
因为吃撑了,而且晚上还要两江游,所以四点左右,我们就大包小包的打道回酒店了。
说真的,不知道是我们住的酒店好,还是重庆的公交特别便利,反正我们这几天,坐公交车特别的方便,好象到哪都能坐到相应的公交车。而且人还不多。
重庆的朋友笑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遇上高峰期,高峰期人多车塞的。
朋友到重庆两年了,对着我们也不自觉的说起重庆话。
幸好我们还能听得懂。
两江游的票是团来的,到点了就上船。船上已经坐满人了。
有相机的去拍照,不拍的就坐在船仓里面磕瓜子,聊聊天,看看夜景。
很多漂亮的游船。
沿途的夜色风景还是不错的,当然了,比起那几个著名的城市的夜游还是有点差别的。
这是重庆大剧院,白天的时候看着,我觉得很不好看。晚上看着不一样的感觉。象战舰一样。
双塔
后面那个灯塔,我们在岸上听到有人问是不是解放碑。当时我们有点失笑,后来看到解放碑,心里想当时那人是不是琢磨着那碑搬地方了。
朝天门码头,在对岸看会更好看,一艘乘风破浪的船。
阿宝昨晚上问我什么时候带她游三峡。到那时是不是还能坐这样的船呢。
夜晚的洪涯洞,金碧辉煌。
我在的城市三江六岸,桥梁很多,可是跟重庆相比,小巫见大巫。
下了船,我们去解放碑那边吃重庆火锅。可
我们发现重庆的店铺好象挺早收市的,不出十点,那些店就关门了。吃完火锅才11点,大街上没几个人,解放碑就站在那里任你拍。
出了路口打的回酒店,16号团了去大足石刻的当地团,所以也不折腾了,洗洗就睡了。
我很多年没跟过团了,这次再次充分体会了跟团的辛苦。
早上六点多钟起床。导游说07:30来上清寺机场大巴站那里接我们。
我们七点左右下去,街上的小吃店除了几间包子店开了门,那些粉粉面面的都没有。
吃过包子已经七点半了,导游说塞车,还得等一会才过得来。
等车接了我们到洪涯洞那分流组团,真正出发时已经九点多了。
我们在车上昏昏欲睡。可是车上的位置间距很窄,怎么坐怎么辛苦。
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已经快十二点了。
吃过午饭就进山看石刻去。
大足石刻我听过无数次。因为阿宝的爸爸曾在大足当过兵。
上次来重庆,朋友们忙着带我们去歌乐山、渣滓洞接受爱国教育,没来得及到此一游。
我觉得大足石刻还是值得一看的。
我们去的是宝鼎山那片。
听着导游讲解看着那些石刻,不禁非常的佩服古人啊,能工巧匠。
山君和老子。我对宗教不了解,看了石刻后才知道,道家中的牛是很有喻意的。老子坐下就是一头牛。
关于人的觉悟,也是用了十一头牛的不同状态来隐喻。听听这十一个故事,很有意思。
人觉悟后,就进入圆觉洞听佛祖讲经。圆觉洞是大足石刻唯一对外开放的洞窟。里面的雕像全部是从整块山石雕成,与山一体。洞里从采光到排水都设计得非常的精妙。佛象栩栩如生,身上的袈裟如流水一样自然披在身上。
这个老虎。为什么看着象熊猫。导游说古时四川没机会见到老虎,所以工匠们就按想象雕。
命运的轮盘。
力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手上托的塔有7米高,几千斤重,至今屹立不掉。
名符其实的千手观音,1007只手,上了足足八屋的金箔。现在在修复,看不不不到全貌。已经历时三年,预计2014年才能修复完毕。
睡佛。
孔雀明王。
佛教中的地狱,地藏菩萨和十殿阎王。
有名的养鸡女,这个也是要下地狱的,理由是她养鸡,别人杀了,她也有业障。听完关于各种下地狱的解说后,我旁边一小姑娘感慨:如果是这样,那这世间没有谁不下地狱的,真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参观完石刻后,我们又坐了三个多小时的车回到了洪涯洞散伙。
洪涯洞的外观很有特点。白天和晚上不一样的景致。
花开灿烂
我们没有逛里面,直接上到11楼。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我们在小天鹅吃晚饭。
因为她们对火锅不感兴趣,所以我们决定以后只吃炒菜。
酱鸭和丝瓜尖很好吃。
吃过晚饭后,老大在外面照了几张相,我们就去解放碑了。
在重庆,遇过好多次街头弹唱的人。有一次遇到一个外国人,唱中文歌,字正腔圆的。
夜晚的解放碑依然繁华。白天坐车坐累了,也不太想逛。而且之前去超市狂扫了一堆的特产,真累了,就坐在步行街的椅子上,喝着王老吉,看美女帅哥。
这一天玩得很累也很尽兴。我们和重庆的朋友说,朋友笑起来了,说一看就是广东人,喝着王老吉。
17号,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睡晚了。
朋友问我们去不去园博园。大家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去逛一下街,然后坐轻轨去朋友家玩。
中途在观音桥转车,去吃了豆花火锅和鸡杂火锅。我觉得比不上麻辣火锅好吃啊。
最出奇的是,从朋友家出来坐公车回去的时候,车站居然在三岔路口的中间。
如果不是朋友带着,我们肯定不会等在路中间。
晚饭在陶然居吃。
呵呵,感觉比广州的陶然居好吃,特别是那个酸菜鱼,真是嫩滑咸鲜,下饭好得很。
18号中午的飞机。
早上睡醒后,还没收拾好,朋友就带着老婆孩子来送行了。
吃完了好吃的酸辣粉,坐着机场大巴挥挥手,上路了。
朋友的老婆说,一年至少来一次吧。
嗯,这个做不到,但肯定会再来。
还有太多的东西没吃到,太多的地方没去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