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试是一件多么无聊的事情丫

(2006-01-14 23:33:36)
分类: 学校的事

谢天谢地,100多份考卷批改完了,全过。这是我意料之中的事。

同样如我所料的是,那天上午考试结束后,来自学生的电话和短信便多了起来——但它们来得的确稍稍快了点。仅在一天不到的时间里,我从这个班上学生那里所收到的短信,多过一个学期从他们那里收到短信的总和——虽然4个半月前的第一堂课我就公布了我的手机号。

都是因为考前我的许诺——每次我都会这样许诺:“如果你们足够诚实也确实需要——因为综合测评的排名,因为评优,因为面子等等,我可以送分,但你必须告诉我。”在我两年前开始这样大方以来的4个学期里,我一共只送出过20分。一个女生要去了10分,我记得她后来给过我短信告诉我,我送给她的10分使她拿到一个奖,而这个奖,又使她拿到了据她说有4000元(好象是这个数)。另一个男生狮子大开口向我要20分,因为他估计自己只能考50来分——他在这个方面怎么这么厉害估得这么准?但我只给了他10分让他及了格,他要分的理由很简单:如果我这门课他再挂的话——他已经挂了好几门课了,他就要卷铺盖卷回家,这也意味着这之前两年的学费和时光都打了水漂。这个男生没女生懂事,他得到了我的分数后没有至少是礼节性地告诉我他的具体收益,当然,也许他要应付的事情太多,忘记了很正常,也或者他觉得对于这个来得比较容易的帮助,完全没有必要郑重其事地感谢一番(这个例子再次让我觉得,一般而言,女生比男生在礼节方面总体会靠谱一点)。

我那天收到的电话和短信没有一个是向我直接要分的,他们甚至不谈考试的问题,我想,这是因为他们有自己做人的尊严。在我看来,他们这样做,只是出于一种做学生的本能,希望以这种方式在我开始阅卷以前给我留下点有趣的印象——其实没有人知道我是怎么阅卷的丫。而事实上,我也的确因此而记住了几个学生的名字——虽然和本人对不上号。他们有人关心地问我,春节是否回老家——因为作为我的老乡的他是要回家的(可我的确忘记了我跟这个班上的学生说我是湖南人还是江西人);有人和我探讨中国文学中浪漫主义的源头到底是庄子还是屈原——他觉得庄子比屈原牛13多了,因为“屈原除了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吃粽子的节日还有什么”;也有人提醒我,她是菲律宾留学生——怪不得我以前没看出来,中文不如英文好,所以请我原谅她用只能用英文答卷……等等。

只有一个同学真的担心自己会挂,他在电话里为自己没有能好好听我的课表示内疚和后悔。并表示下个学期在我的另一门课上一定如何如何……我明白他的意思,但我不喜欢他的做法,因为我觉得他说的是假话!拉倒吧,他真的会因为没好好听我的课导致答不上卷而内疚?我知道,有多少学生充其量来听过我一两次课也能考个七八十分,那是他们的自由我从来不管的。我知道这个同学是想哄我开心,但我不喜欢用假话来哄我——我觉得这是在羞辱我,而翘课则从来不是。

就在我把这个同学的名字迅速忘记之后——我甚至没有记住他在电话里报上的名字,他的一个据说是哥哥的亲戚神秘地在广州出现并给我打来电话,他告诉我他弟弟常说起我是如何有思想又有趣的一个老师,又说非常感谢我对他弟弟的关心和照顾,还说他也如何仰慕我以至于不想放过今天这个见面的机会,在被我婉拒后,他说他没别的意思,只是想当面向我表示感谢并送一点家乡的茶叶给我喝。靠,至于吗?我教了20多年书,从来没有想到要去收学生的出于感谢而送给我的任何东西——钱、物,甚至色——虽然这一项可能会让我会有点动心,但我不幸从来没有拥有过让人把色当礼物送给我的权力。

这件事情搞到这一步的确让我感到意外。不就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的考试吗,何必搞得这么严重?严重到有些荒谬的程度。但我一点都不觉得好笑,相反,我心里觉得很难受。说不清楚为什么,就觉得难受,当老师当到学生因为成绩要给自己送礼的程度,是不是有点失败?!

稍稍让我到了晚上感觉有点放松的是,收到一个短信:“周老师,刚刚一帮人谈到你,突然对你充满好奇,上课时的你和博客上的你好象是不同风格的(注:他们被我要求去新浪拉升的博客的点击率,却不知道我MSN里还有个“两亩地”),可否透露一下真实的你?:)”。这条短信到的时候,我正对着电视机打盹,没即时看到,接下来是40分钟后的第二条:“嗯~~你是像课堂上那样狂侃的还是有点深沉有点脱俗的?你博客上的是你的思想还是装的?另:你真的喜欢可口可乐吗?呵呵:)”当时我回了一条,现在想来有点无趣(也许正是这样,对方在收到我的回复后没有再回复):“哈哈,全部都是真的啊,因为我自己也分不清楚哪个更装一些,或许这就是人生吧”。我没有正面回答关于可口可乐的提问,是因为当时我准备去冲凉,而我多年来在讲台上坚持喝可口可乐这件事,三言两语根本说不清楚。

以前我上课是不喝水的,来华工上大课,200多号人,麦又很差,没水喝根本扛不住。以我的性格,肯定是不会像其他老师那样,拿个用过的装雀巢咖啡大瓶子泡满茶叶慢慢匝巴。开始随便买支矿泉水之类的将就了,某一天买的是可口可乐,可乐瓶在讲台上被拧开时发出的一声惊天气响让我觉得很舒服,于是后来就专买可口可乐,而且尽量在讲台上开瓶。

之所以几年下来一直坚持可口可乐,自己也没想过,后来学生老是问起,我便总结了几条。第一,之所以选择这个牌子,是因为我和这个牌子的口乐拥有一个可以说是一样的名字,所以我觉得这是我的可乐,而且我上课时,经常拿可口可乐来说事儿,比如说人生:美食、言说、歌唱、香唇等等,只有先“可口”的快乐才是真快乐,否则,别不是。所以我上课就是借助口腔来找乐,故此,焉有不喝可口可乐之理?第二,之所以一直喝可口而不喝百事,并不是我真的觉得它有多对味口,其实,我根本分辨不清这两者在口味上的区别,我只是觉得“坚持”本身是一件很有励志意味的事情,何况我觉得只喝一个牌子的可乐实在是一件比较容易坚持做下去的事情,一个人如果长期坚持做一件事情,就一定会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如果这种坚持又够偏执的话,则这种行为就会成为他的一个符号,让人记住。事实证明,这两点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学生们就是这样介绍我的:那个上课一定喝可口可乐,而且不管天冷天热都戴帽子的家伙……哈哈,你看,是不是很酷。

对了,说到可乐,我突然想到,那天虽然谢绝了一位同学亲戚的礼品,但细想,自己还是收到过学生的一个礼物的。有一次太匆忙,我上课前没时间去买可乐就开讲了,好象十几分钟后有个学生走出教室(我上课的时候他们从来就是这样进进出出的),正当我讲到HI处习惯性地稍作停顿,准备喝上一口可乐的紧要关头,刚才出去的同学大汗淋漓地跑进教室走到讲台前,递上一支冰镇可口可乐。当时我差点被他这个举动搞哭了,我准备对他笑一下表示感谢,但他已经坐回座位上去了。下课后我没有去找他说话,而且买可乐的三块钱也没给他,我把这可乐当作他送我的礼物,现在想起,还很感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