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花絮(二):不求上下对口,只求实惠好用
(2009-06-18 07:03:14)
标签:
经济食品安全国务院机构改革安全监督郑筱萸杂谈 |
分类: 改革边角料 |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按照中央的要求,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国务院机构改革同步推进。在这钟情况下,地方要不要在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基础上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赋予其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成为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
当时,B市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是由市肉菜放心工程协调小组协调、市工商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这种管理体制在运行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也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肯定。
从人员力量看,市工商系统人员大约4000人左右,他们长期从事市场监管工作,具有打击流通领域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手段和经验,而市药品监督系统人员只有400人左右,他们主要是对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监督管理,几乎没有接触过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考虑到这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除国资委外,其他机构中央并没有要求必须上下对口,因此市编办向市委、市政府建议,暂不组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时,为了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建议将市食品放心工程协调小组调整为市食品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工商局,并在市工商局设置常设的食品安全监督协调办公室,具体承担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以及依法组织对重大事故的查处等职责。
为了取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理解和支持,市领导指派当时的市编办主任专门就本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的调整问题,向当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同志进行了汇报。
当时,郑筱萸明确表态:希望B市能够参照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做法,组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赋予其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对应的职能,以建立上下衔接、工作顺畅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