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一次的滚来滚去。我的第二次格雷西课。

(2007-10-19 13:25:25)
标签:

休闲生活

 

 

 

天黑了,人又开始兴奋了起来, 因为又到了我去上格雷西柔术课的时间了。下了班,匆匆洗了澡就冲向地铁。

在建国门换乘的时候,站台上站了比平时更多的人。是因为党的十七大召开么?大家为了交通不拥堵都来坐地铁了?

列车缓缓进站。门开了。里面的乘客象刚被从罐头里放出来得一群野象一样冲了出来。我说“冲出来”的“冲”字,不是“冲锋”的“冲”,是“冲马桶”的“冲”。人从车厢里呼啦地一下被冲到了站台上。

然后,外面的人就开始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插进车厢里去。我抱着个大包,(里面是我的道服和一些我平时总随身携带的武道用品和书)挤在最后面。旁边挤上来一对老外。由于太多人了那个地铁的站务员就一把推过去。把所有人都塞进“罐头”。中国人理解。不过老外就不理解了。

“你干什么, 你干吗打我?”

“我没打你,我是帮助你上车!”对方辩解到。

“你刚才就是在打我,你撞我!”老外说。

“你凑合吧!就这样。”

“你侵犯了我的权利!”

“什么权利,我是在帮助你。中国人多。就这样!”对方又辩解。

老外很不理解,反驳说:“人多为什么不到上面去坐车。为什么都下来了?”

这个时候门关上了。地铁里的人都在笑。我听到那老外对自己的女友说:“this is unbelievable. Why she attacked me? This is stupid.”

别人都在笑。我到是觉得, 的确是我们国家的人对自己的个人权利保护意识不够。在我看来,那个站务工作人员的确是在“袭击“乘客。我很早以前就这么认为了。只是,中国人对这个很习惯了。没有人提出来,我也是中国人,我也习惯了这种“被袭击”式的服务。

 

其实,如果她的动作轻一点,或者在推之前对乘客说一句:“太挤了,我推您一下吧。你多包含!”我想不管中国人, 外国人,都会对那个所谓的“袭击”一笑了之。挨了打还要回头说“谢谢你”的。

 

其实就差嘴上这么一句话而已。真是我们中国人素质差么?不是,礼仪之邦最重视就是嘴上功夫了。只是我们的服务被几十年的新文化冲击给淹没了。

 

说到这里。要停一下, 打电话到地铁公司。和他们说一下这个问题, 也算是为文明建设做个贡献吧。(离开,打电话…………68275087。…………恩,回来了。 地铁部门对我说的话很认同,表示会加强服务语言意识。呵呵, 希望是真的。)

 

好了, 说了太多了的题外话。回头说正事。

到了国贸,下车直奔道场。

 

今天来了新人。看上去岁数不小了。怎么也有40多快50了吧。看上去很文弱。但是很积极,很兴奋的样子。我想, 这要是在我们国家,这样的年龄就都去研究遛鸟了。不可能来参加这么激烈的运动,而且还很兴奋。

我想这就是国人和老外的区别。他们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而不是很在意自己的年龄。其实我也不是很在意自己的年龄。我想这也是我个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的原因吧?

 

(说到这里想到,白天的时候还和人说,我是看中国古代哲学书籍和美国电影长大的。所以我有矛盾的一面,我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式的,而且非常中国。但是我的行为举止却几乎是完全屏弃了中国的方式,很西方化。)

 

热身开始了。今天学生特别多。不过,没有什么中国人, 在我判断, 除了一个我和另一个年龄交大的女学生是中国人外,都是说英语的。(那女同学也说英语,我是凭口音猜测她是中国人的)

热身的时候,是所谓“大师兄”带的,CHET教练在接待一个来访者。

这个“大师兄”,我没记住名字,好象是STEVE吧。很有特点, 是紫带(相当于TKD黑带。这个带位的等级我还没不是太明白。)他长的有点象亚洲人。(显然他不是亚洲种)技术很好,他最大的特点是…………没表情,永远没有表情。仿佛自己的灵魂在某个海边的小岛上,不在这里一样, 永远是平静的表情。这是给我最深的印象。

 

这个时候有个小插曲。来了个学生, 当然是外国人。 听口音象爱尔兰的。

很高大。

左手上打着石膏。

CHET问他怎么弄的。这哥们很沮丧地说:“被三个本地中国人打的。”

CHET问为什么?

我因为在热身没注意听。只是听了一部分,他说:“那三人突然从后腰抄出三个锤子,对着我手就是一通打,就他妈这样了。谁想到他妈中国人随身都带着锤子上街!”

我当时就想笑。特想说:“哥们你不是被本地人打了。你是被民工给欧了。哈哈哈哈…………”

 

活动完了。开始学习技术。

今天讲的是对付对手从正面反锁脖。这个称谓是我自己的话, 我不知道专业术语叫什么。

就是从正面把对方按成鞠躬姿势,用手臂和跨施加压力勒脖子。被勒的人的头在自己掖下的位置。

大家先是学怎么勒人,也就是怎么把对手弄窒息。

我就和那个新来的年龄略微大一点的人练。这位大叔…………唉,一看就没学过,下手非常没有控制,又快又猛又不准。练勒脖子这类动作如果很猛的话,即便不会也是很容易使对方受伤的。因为对方在配合你,他把脖子给你勒。

所以我就倒霉了。前几次把我脖子弄得巨疼。不是勒的。 是戳的。他动作猛还没勒就把我脖子,耳朵都撞很疼。哈哈

 

后来他意识到我是懂英语的。而且很流利。他才开始和我用语言交流感受。动作才柔和下来。(估计是累了。)

学了勒人之后,又开始教怎么反抗这种技术。

然后是如果对方很壮,你很弱小。你怎么反抗。

 

然后是如果你坐在地上,对方很有优势。冲撞你,你怎么用这个技术勒住他。

接着是,如果对方用这个技术在地上勒住你你怎么解脱并且反压制他。

 

每次讲解后都会给大家时间进行实践。

 

不知不觉间,课程就接近尾声了。

 

CHET说:“你们每次来都会学一些技术。现在初学的人肯定会记住今天学了什么。不过是否能掌握却是靠实践和时间的。同样的,老学员会在学新动作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对旧动作的记忆。怎么办?我本人在多年的练习中体会到。不断积极实践是唯一的办法。某天当你在训练中突然对手和你形成了一个技术的姿势,你立刻会想起来怎么对付,然后采用这个技术制伏对方。从此后,这一个技术就会永远地刻在你的脑子里,不会忘记。”

 

CHET还说:“如果对方很壮,使你处在一个很不舒服甚至是很致命的状态。你应该怎样呢?你应做的就是,尽量使自己能够摆脱致命状态,同时使对方越不舒服越好。然后…………等待。

等待对方疲倦了,或者想变换招数了。 在这个瞬间,你用你自己在等待时所观察的,所思考的解决方式反过来扭转局面。这就是实战中的思考重点。而不是纯耗费体力地做无谓反抗。”

 

这两个理论使我很有共鸣。

 

课程中来了两个新人。中国人。很朴实的那种当兵的感觉。肌肉非常健美和发达。

他们显然是听不懂教练在讲什么。但是,他们有很好的摔交基础。所以,很快就理解的课程内容。

所以,武术是全方位的一种交流。很多时候,面对这种交流,语言,即便是最丰富,最华丽,最全面的语言词汇,都是苍白无用的。

 

这也使我想到。交流,有很多种方式。有的时候语言是很重要的。 比如在推乘客上车的时候。有的时候,语言却没有那么重要,比如,滚来滚去的时候。哈哈。

 

下课了。回去路上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有一个加拿大人。 是华人后裔。很壮,看上去走在街上就是个中国人。 却完全没有中国人的思维,也不会说中文。我觉得他是BANANA, YELLOW OUTSIDE, WHITE INSIDE 。呵呵

还有个练了两年格雷西的师兄。一问,竟然是地质大学的英语老师,呵呵,不知道EBEE看到这里会不会回去满校园地找英语老师问:“你练格雷西柔术么?”

 

有一个小细节我注意到。当我问别人“你是哪个国家的?”打多数人都报国名。只有美国人。他们报地名。“我是博斯顿的。”“我来自俄亥俄。”

 

 

这突然让我想起了,中国某些地区的人。 以为除了自己到处都是“乡下”。呵呵。

似乎没什么关系,也不知道我怎么就联想到一起了。

 

好了。第二次格雷西课程就记录这么多。本周三还会去。如果有空再写吧。

 

以上, 影子侦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