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踹以及其心得体会:
相比起横踢和下劈来讲,后踹无疑是力量最大的,而且在技术性要求上来说都是比较难的。它通常是被用来作为一种杀伤力很强的反击腿法出现的。它也是跆拳道基本技术里出现的第一个转身腿法,也就是说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整个身体会进行旋转,因此它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也比较强。
第一次对后踹有印象的是我还在黄带的时候,看的一个比赛录象。当时我已经在道馆里学过了后踹这个动作,但是还处于摇摇晃晃,无法发力的阶段。这个时候,教练给我们带来了一张早期的跆拳道教学盘让我们看,其中有一段就是描写后踹的。我记得当时画外解说说:“后踹是跆拳道实战使用的腿法力最重的一种。”刚说到这,画面上出现两个正在进行比赛的运动员。我相信跆拳道FANS们很多人都看到过我说的这段视频,那个视频片段画面色调有点偏黄,左边那个运动员突然前冲一步想抢点得分,可是右边的选手看出了他的意图,迅速地转身起了一脚右后踹,而这一脚做得相当标准,结果正踹在进攻运动员的下巴那个区域。身体旋转的力量,腿后凳的力量以及对手前冲的力量刚好碰在一起。其结果就是,那个进攻的运动员在被踹到之后,突然整个人就失去了意识,手立刻就垂了下来,身体直挺挺地就摔在了地上,整个脸拍在了比赛用的垫子上。这场比赛可想而知,反击方KO胜。
当时看到这个画面的时候,所有和我一起训练的同学们都发出一阵惊叹。
当年还是个新手,对这个画面没有什么本质的理解,只是觉得“这腿好厉害,什么时候我也能这样?”那现在反过来分析这个视频片段我们会看到很多的关于后踹的要素。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当然这只是从这样一个视频片段中看到的内容,那么真正后踹是怎样的呢?怎样练习它呢?其间要克服什么问题呢?如何使用它呢?这些我们还要慢慢一点一点地展开来讲。
我们先来把后踹这个动作的基本要领描述一下:
1,
2,
3,
4,
以上就是后踹的要领,那么在详细分析讲解后踹的做法的时候,我们先讲一个“踢”与“踹”的概念的区别。
跆拳道入门的时候我们学习基本腿法,前弹踢,横踢。那个都叫踢。可是现在讲的这个腿法叫做后踹,是踹。这个称呼上的不同仅仅是因为语言发音习惯么?(说“后踢”没有说“后踹”顺嘴。)还是它的确是有区别的?答案是后者。个人认为,踢和踹的确是有区别的。
先说“踢”:
回想前踢和横踢的动作的时候, 我们是用脚背这个位置抽击目标的。它造成的击打效果是抽在目标上,速度很快,通常如果是一个高手的话,踢一个沙袋,由于速度非常快,对沙袋会产生一种镶入力,就是脚象鞭子或者刀子一样,镶入沙袋内部。这个时候,沙袋本身可能并不会产生很大的位置移动,但是,被踢到的那个接触面会向内凹陷。所以踢的动作速度快,可以随时启动,而且对相对小的面积会造成很大破坏。而且,最主要的是,踢是一个脚走弧线的过程。我们思考一下前踢和横踢,脚都不是直接刺入目标,而是走一个弧线,靠这个弧线运动加大力量,调整角度,打击目标。
这个是“踢”。
那么接着说“踹”:
和踢的抽劲不同,踹是一个把人推出去的动作。只是这个推法比较猛烈,速度比较快。举个通俗的例子,如果踢是个类似于抽大嘴巴的动作,那么踹就是类似推人一个跟头的动作。如果你注意到刚才对后踹的基本动作要领描述的话,你会发现后踹打击目标的时候,用的不是脚背,是脚掌和脚跟,面积明显比踢要大。
而且,它是靠旋转身体产生加速度,但是它出腿的时候,走的不是弧线而是一条直线。打击的是一个点。所谓打击的是一个点的概念就是,当我踢前踢的时候,从我起腿到踢的发力终止这段过程中我脚走一个弧线,而你处在这条弧线的任何位置都会被我攻击到,只是强度不同,你在我刚启动的位置,你受伤程度低,你在我发力高峰的位置你受伤程度高。但是踹的动作就不同,它的作用点是一条直线,打击的是一个点。所以打击面比较小。如果是踢沙袋的话,后踹高手会直接使沙袋整个飞出去。而不仅仅是在沙袋上搐一个洞就完了。
所以,和踢相比,踹的动作 更直接,目标更小,而且作用在打击点的同时,在整体上的力量作用也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