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的公共汽车(五)
(2011-12-29 13:26:30)
标签:
北京公共汽车公交线路郊区路线杂谈 |
分类: 往事追忆 |
46路:起点站为颐和园,经青龙桥、红山口、西北旺,再向西北行驶,终点站为温泉。以后逐渐延伸,现在已经到凤凰岭了。最早的车型为日本遗留的丰田大鼻子车,以后改为第四保养场经管的解放牌轿车。
47路:由动物园始发,经紫竹院、金庄等站点,向西到达八大处。所用车型为第四保养场的解放牌轿车。这条线路变化不大。
48路:从八王坟始发,终点站为东郊的垡头镇,此条线路变化延伸很大。最早使用的是匈牙利进口的伊卡鲁斯轿车,俗称“大骡子”,为第五保养场经管。以后逐渐为黄河牌改装轿车所替换。
49路:这是一条向西南方向行驶的短线郊区车,因未乘坐过,故没什么印象。好像是从广安门或弯子附近始发,开往丰台镇的。所用车辆为第三保养场最早进口的斯克达客车。
50路:起点站为东大桥,向东北方向开行,终点站为东坝。最早所用车型为第五保养场的大伊卡鲁斯客车(大骡子),以后逐渐为解放牌客车、黄河改装车所替换。其后终点站已经延伸至楼梓庄。
51路、52路、53路、54路:这4条路线我基本都没印象,也可能当年是缺号,但也有可能是在近郊区内行驶,而我自己没实地乘坐过。所以请了解这几条路线的博友们补充。
55路:这是穿行于北部郊区大学校园之间一条公交线路,西边的起点站印象不深,好像是在中关村附近,但当时还没有中关村这个站名,向东行驶,经蓝旗营、清华南门、五道口,向北转走林业学院正门、农机学院到清河,以后改至双泉堡。现在这条线路往南北两个方向都有大的延伸。最早的车型是第二保养场经管的日本的老式丰田大鼻子车,后面烧锅炉的,以后逐渐为解放牌轿车取代。
56路:也是行驶在郊区的一条短线车,是从长辛店始发,至大灰厂终点。是属于第三保养场经管的老式斯克达客车。
57路:印象中也是在郊区行驶的路线,没乘坐过,有知情者请补充。
58路:这是向城北方向行驶的重要线路之一。起点站最初在小关北站,后延伸至安定门,北面最早到立水桥,以后也不断向北延伸。现在好像被其他多条线路所取代了。最早的车型是第一保养场的美国大道奇车,以后为解放牌轿车多取代。
59路:是从东直门外始发,终点站为天竺。最早的车型为第五保养场的伊卡鲁斯(小骡子)客车,其后为解放牌客车、黄河卡车改装车所替换。此线路变化不大,只是延长至首都机场了。
60路:起点站为动物园,终点站为香山。是从南线(与333路相比)开往香山的一条路线,在卧佛寺(植物园)站处与333路会面,再向西到香山。当年城里人如果直接去香山的,一般都乘坐这条路线。
61路:没印象,望知情者补充。
62路:从颐和园东门始发,经西苑向北,经肖家河、农大、马连洼,到达终点站西北旺苗圃。车型最早为二场的布拉格轿车,以后为第四保养场经管的解放牌轿车取代。但当年这条线路的车极少,每半个小时一趟。所以全线也就只有2~3部车。
63路:起点站为八王坟,向东南方向行驶,终点站当时是个农村,名称实在记不起来了。车型是第五保养场经管的小伊卡鲁斯客车(小骡子)。
64路:始发站为红庙,向东经十里堡、平房路口等站到东坝方向的,站点站记不清了。所用车型也为第五保养场的老旧“小骡子”车,以后逐渐为解放牌轿车所替换。
65路:当年的65路车可以说是专门为北京体育学院的师生们设置的专线,线路很短。起点站在中关村附近,经蓝旗营、清华园等站,到体育学院北面一站即是终点,车辆也很少,间隔也很长。
66路:起点站为永定门外,以后移至木樨园,向南行驶终点站为黄村镇。最早的车型为第二保养场经管的布拉格客车,其后为解放牌轿车所替换。当年大兴人进北京城里办事基本都是乘坐这趟车。
从67~80号,当年均为空号而没有实际线路。
81路:是西郊古城的一条环行线,最早使用的是第二保养场的老式丰田大鼻子车,以后逐渐为解放牌客车所替换。现在这条路线被取消,现有的381路与当年的81路车完全不是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