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平安的一种另类估值
(2008-10-17 10:52:51)
标签:
中国平安估值杂谈 |
分类: 原创 |
本来不想对中国平安进行估值的,因为自己确实对保险公司的估值有点勉为其难,怕说了确实不好。
现在关于平安的都是坏消息,特别是对于富通的投资230多亿可能就这样全没了,很多投资人都接受不了,特别加上有的有点名气的经济人(我也不知道怎么称呼更好)煽风点火,在博客上放言出来,说平安或将向一家烂公司质变,且甚至言之凿凿地称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然此人也给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要狠狠地处理自己,我想狠狠地处理自己无非就是引咎辞职,还有比这更重的处罚吗?
我们且不论这对不对,也不评论此人出于何居心。我们先来说说平安经过富通危机后真的万劫不复了吗?难道这么一个优秀的公司就倒下了吗?其实这个概念很模糊,一下子说不清?平安出面已经澄清,但一般人最多将信将疑,因为自己说了不算。
还是举个例吧。
平安原来投资富通有二笔资金,一笔快亏光了,一笔全托了中国政府机关来不及批准保全了。试想平安投资的资金一定是原来宽裕的资金,这与赔付金没有必然的联系,再说全部投资仅占总资产的3%,虽然影响很大,但绝不会伤及根本。也就是说平安是安全的,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连这一点也否认的话,则平安确实也就完了。好,下面说说估值的事。
就如一个人,他有一个稳定的收入,平时每年收益150万元,此人净资产有1000万元,投资人按照20倍市盈率估值3000万元;突然有一年他用200万元对外投资而血本无归(此人表示吸取教训说再也不对外乱投资了),这年收益从平常的150万元变成-50万元,明年的净资产变成了950万元。于是大家都对他的估值发生了困惑。
一种人说:亏损了,也许可能会更亏,估值怎么去估也不为少,就模糊的给了500至1000万元;
第二种人说:亏损200万元毕竟是一次性的,原来估值3000万元,现在就值2800万元;
第三种人说:净资产1000万元,估值3000万元,现在损失了200万元,应该估值也减去相同比例即20%,则现在估值应该是2400万元;
第四种人说:亏损了200万元,意味着公司后退一年或二年,也就是恢复元气需要一年或二年再回到正常的收益,按照原来3000万元的估值,按投资还原率10%进行还原,我们按照保守的算法,即二年后恢复正常,现在的估值则为:3000/(1+10%)2=2480万元。
当然我倾向第四种的估值方法,结合平安就是1000亿净资产,正常年份收益是150亿(每股收益2元),估值3000亿元(即每股40元,前提是如果没有富通投资的损失,这个估值基本上非常保守,引用分析师的话是最谨慎的估值)今年对外投资亏了200亿,今年收益为-50亿。按照第三种的算法,估值变为2480亿元即每股33元。
随便提一句,平安保费增长保持了较快速度。08 年1-8月,平安的寿险保费累计增速为30.34%,财险保费累计增速28.37%。也就是说主业还是在增长。
以上仅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