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平安海阔天空在明天

(2008-10-10 23:27:27)
标签:

中国平安

投资

分类: 原创

 

 

中国平安经过投资的富通银行危机事件,使很多人对中国平安是否是伟大的企业已心芥蒂,我想这无可厚非。平安由于投资富通损失157亿,使原来借此契机希望获得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海外经验的愿望成为泡影,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应该算是平安投资上一次重大的失误,平安的管理层应该给予深刻反思。随后我们也看到平安取消了对先前的富通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计划,我想这是平安管理层重新审视海外投资策略的结果,这是一种“不懂的或者搞不清的不做,投资亏损时止损的行为”,其行为无疑值得肯定。
一帆风顺有时并不是一个好的兆头,而些许的磨难却可以使你走的更远,我想这无论对人或企业一定同样适用。通过这次事件,平安“更加会把握内地未来金融业发展的机会,将内地业务做强做大。”中国有句俗语,浪子回头金不换,出现差错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中国平安毫无疑问仍旧属于那种较为优秀的企业,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企业一个并不致命的错误而予以全盘否定,我想这是不公正的,这也是对自己投资的不负责任。巴菲特认为,“许多品质良好的企业偶尔会犯一些可弥补的错误,而这种错误只是短期的,但却使股价大受打击,股价和企业长期前景脱轨,如果这种错误是可以弥补或修正的,就是投资的大好机会”。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基于以下考虑,我们依然相信中国平安海阔天空在明天。
 

一是计提富通损失157亿是今年一次性的损失,它不会在明年和将来再次发生,也就是说中国平安在明年开始收益就会回归正常,并且这种损失对中国平安的内涵价值影响很小,这基本上是所有分析师共同的结论,这应该就是我们经常说起的偶然事件,而这种偶然事件至少从长期来说,对企业的估值影响是有限的甚至是微乎其微的。而此时股价的过度下跌一定是过激的反映,“别人恐惧的时候,记得要贪得无厌”。

二是保险寿险行业增长的长周期性,中国的寿险还处于婴儿阶段,根据发达国家保险的发展历史,尚处在人口红利初期的中国,保险寿险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是确定的。这也是汇丰当年高价投资平安的缘由。记得在2002年平安向汇丰增发2.47亿股票,每股增发价格20元(除权后现在还有10元),这个价格高的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时都认为汇丰疯了,2002年是所有人看淡中国金融业的时候,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金融业会被冲跨,金融股变得一钱不值。以中信证券为例,2002年当时以每股4.5元的价格发行,2003年1月6日首日开盘收在5元,而现在复权价还在50元左右。而平安在2004年才以10.33元的价格在香港成功发行上市。随便说一句汇丰近年最高价是153.5元,现价109.8元,在这次危机中总共下跌28%,实属不易。以汇丰的“性格”,绝不会无缘无故地“爱上”平安并不惜代价的,其志必远。而至今为止,汇丰投资平安似乎还没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三是中国平安是目前其中仅有2只AH股价比出现负溢价状态的股票,至10月10日,中国平安的A股收盘是27.76元人民币,而港股收盘是40.1港元,AH股价比是1.27,出现严重的倒挂现象。如果这是一个群体现象我们倒不足为奇,但是作为一个特例我们就不得不引起高度的重视,因为个体现象历来是不会长久的。我们来看看以下的数据,AH股价整体比为0.704,中国人寿是0.995,工商银行是0.825,中国神华是0.592,中国石油是0.434,南方航空是0.308,难道是香港人或者国际投资者疯了吗,偏偏要独独高估平安?我想在投资上至少我们国内的一些所谓的大佬还没有到对外指手划脚的时候。 那平安的“鹤立鸡群”又意味着什么呢?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只对本人所投资的标的作出一些理论上的判断,并不构成对其他人的投资建议,特此谨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