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早,我朋友群被《北京人怎么活》的数篇文章刷屏了,我突然想写写近期《悟空传》这部电影的影评。)
https://wx3/large/53e14882ly1fhuvv8nninj20go0kbacj.jpg
https://wx1/large/53e14882ly1fhuvvioz5rj20go0naahp.jpg
看过《悟空传》书的人很少,喜欢彭于晏的人很多。
我在2001年在北京买到《悟空传》的书,买完就认真读了几遍,又顺便买了《天蓬传》《沙僧转》,一直到看完电影《悟空传》,又认真读了一遍了书,觉得写得好的地方都用钢笔勾出来,又在书眉书边空白处再复写一遍,于是这句话,就写了很多遍, 主持问玄奘,我要把主持传给你,你想学什么?玄奘抬头看天,天上白云变换:我要学的,你教不了我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
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这文字大气磅礴,也成就了这本书。可惜,这文字出现在《悟空传》电影的最后,大家看看没有彩蛋,都慢慢散场,很少有人注意这几个字,也感受不到这几个字带来的感动。
电影《悟空传》除了这段字幕带给我感动外,还有两处,一处是阿紫戴给孙悟空的金色头饰(我一直以为是紧箍咒)缠在金箍棒的两端,一处是彭于晏扮相的孙悟空随着小刀会的音乐出场,彭于晏在狰狞中,咬牙说:“我是孙悟空”,看到这画面,我已经认定,此电影是我自周星驰先生的《大话西游》后看到的最好的一部改编的孙悟空的电影(不算动画片《大圣归来》的话)。这镜头也是2017年国产电影的一个经典。
电影的短板也很突出,故事剧本改编两头紧中间松,中间下凡无辜村人被屠成为电影最大的败笔。《西游记》能被定性为四大名著,并流传至今,所凭借的并不仅是作者所创造的“神魔精魅”,而是用“有个性的人”世故的生活”来影射生活。故事与生活的关系,是《西游记》原著小说成功的原因,也是诸多《西游记》改编影视失败的关键。电影中基本上除了原著书里的围巾,晚霞,个别的情节保留外,另起炉灶又构建了几个爱情故事,书里的小龙马沙僧玄奘消失,多了一个天机处,好坏自由关注评论,导演想说什么?这个桀骜不驯的孙猴子,谁也改变不了他,即便是一开始命运就被注定,他还是会逆天而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些年,几乎每年都由一两部影视作品从《西游记》中结构而来。
细细想来,本不会谈恋爱的人坠入情网;安排好的命运,我要抗争;颠覆不破的制度,我要大闹,这样的齐天大圣,即使是部烂片,也还是有无数的拥趸买票去看。
因为人生命运不是被安排好的,无论是苟且还是挣扎还是勇敢的活,我们都要期盼会有改变的一天。就比如说,人人都爱的彭于晏。正是他不服气的奋斗,成就了从一个小胖子到一个偶像的逆袭。
用《翻滚吧!阿信》的一句台词来说就是,“如果你一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机会,就要用尽全力!”因为这对彭于晏而言,是他唯一的一次翻身机会。
https://wx4/large/53e14882ly1fhuvvzszg1j20go0b3756.jpg
肯花时间去做一件事的彭于晏:
拍《阿信》,学会了体操。
拍《激战》,学会了拳击。
拍《破风》,学会了骑自行车。
因为“拍《激战》,打得浑身酸痛;拍《破风》,骑得心脏衰竭。彭于晏的让人佩服的,是电影中,考验的不是他的演技,而是他的意志。从彭于晏我想到在北京的痛并生活的人。我只知道,北京再不好,它有机会,它能让奋斗并成功的地方,而且概率,要比其他地方大那么一点点。
《悟空传》这本书买自北京,在图书馆遇到另外一位独自在北京创业的女士,我说:或许这本书能带给你些力量,就指给她这些文字。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
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
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
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我们多像那个猴子?在少年时,无羁无绊,但被体制驯服了,中年了,期盼成功,但处处有难,成佛不易,取不到有字真经,但我们心没有变,没有放弃。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异乡,对生活都不能主动认怂,无论你对生活圆滑世故,还是放纵不羁,都是不是你轻易唱出《离开北京》的时候。
走着走着 天就亮了
喝着喝着 酒又醒了
看看来时的路
离过去几光年
一直从四环到积水潭
实在不知该怎么去拒绝你?
去看电影----开心就好,我在北京,等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