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度线:早教有哪些怪圈?
(2014-05-09 16:20:45)
标签:
家庭教育早教怪圈知非爸爸零度线 |
分类: 幼儿早教 |
作为一个早教工作者,
懂道理却没效果。好多夫妻或多或少接触过一些好的教育理念, 蒙台梭利、七田真、杜曼,各种理论体系、流派也都知道一些,但自己却莫衷一是,不知那个适合自己孩子,或者如何循序渐进地执行。于是,懂了不少道理,对自己和孩子就是没起什么明显的成效。
易升温却不保温。家长阅读某本书、了解某个早教体系时被深深打动,甚至热血沸腾,想要立即行动起来,改掉陋习,督促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但是温度上升快,下降也快,因为自己被各种杂事干扰,或者被某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干扰,“孩子,你慢慢来”“人生是场马拉松,不要赢在起跑线”“快乐比学习更重要”于是热情消退了,想法动摇了。家长自己没有规划,执行力度不强,孩子没几天很快又恢复了原样。
有共性却没个性。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成为艺术家,都会满口英文。于是热衷于于各种辅导班,培训班。父母间聊天话必钢琴考级,言必少儿剑桥。却很少去思考孩子学钢琴能坚持多久,这么多的时间精力金钱的投入,最后可能就是中途退出。而学英语的关键不是报辅导班,而是一个孩子身处其中的英语环境,而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观察孩子的性格特点,摸索适合自己的方法。
有专家却没顾问。手机上微信上转载的育儿文章何其多,动辄"育儿专家说,国外最新研究表明",而很多人也好为专家,写的文章标题大都耸人听闻,动不动就是“父母这么做,毁掉孩子一生”“影响孩子一生的能力,疯转”“成为好父母的秘诀!”只是离开生活的土壤,离开近距离的观察、引导,自己不行动,再大的道理又有何用?我们要做的是立即行动起来,亲自实践,遇到问题与困惑后,与有经验的人不断分享交流,然后自己思考,再做调整。这样不断
有认同却没思考。好多家长对当前一些流行的观点奉为圭臬:“人生是场马拉松,不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旅行比学习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孩子要散养”。于是为自己的放松找到了很好的精神支持。他们从没思考,行万里路的同时,也要读万卷书;孩子慢养,并不是指要晚启蒙,放任散养;而是指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有功利色彩,一定要把期望埋在心里。家长要时时提醒自己:“花时间等待,是成就许多事情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