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热情、西班牙之旅(三)
“扇”动西班牙
在西班牙,除了专题性的博物馆如军事、陶瓷、绘画等以外,其他所有博物馆几乎都有一类藏品数量之巨品种之多形态之美,令人激叹,并且此物为西班牙所独有,这就是扇子。中国人对扇子太熟悉,大概会觉得这也好意思拿出来说?
在中国亦有关于扇子的独特文化,特别是扇面,一直是文人挥洒书画的绝佳天地,扇子也常常是与男性的风雅隽秀深有关联的。但在西班牙,扇子却只为女性所独享。中国的女性如果和扇子联系在一起,是悲情的,感伤的,“何事西风悲画扇”,简直让女生心都在滴血,但在西班牙,它是热烈的,欢快的。
16世纪初,扇子从东方引入西方,从此,它便在女性的生活中成为必不可少的物品。到了17-18世纪,欧洲许多城市已经有了制造扇子的工厂,扇子的使用在妇女中也变得普及起来。法国作家伏尔泰对此曾有过十分形象的比喻:“不拿扇子的女士犹如不拿剑的男子。”19世纪法国作家戈蒂埃赴西班牙旅游后曾发表了一段真切的评述:“在西班牙,我从未见过哪位女士没有携带自己的扇子。扇子依附着她游走各处,甚至去教堂……西班牙女子把扇子摆弄得绝妙透顶:无论是打开、收拢,还是纤指间移动,动作是何等敏捷、轻巧,在她们面前,任何一位魔术师都会显得黯然失色。”
西班牙扇子在制作工艺和用料考究上无与伦比。由于扇子为贵族女性社交之爱,因此制作上不惜工本,极尽奢华之能,所以仅在扇骨的选材上皆为名贵之物,如象牙、珍珠贝、玳瑁、牛角等等;扇面材质不仅奢华,而且有许多别出心裁之作,比如彩锻、蕾丝这种高级织物,算是比较常规的,而驼鸟羽毛、皮革也都被用来作为扇面的材料;扇骨在装饰上不仅镂金错彩,甚至扇骨本身还被加工成一幅画面,实在是很难想像当年的盛宴之上,轻风舞动之时的盛况。
可以说,要找出西班牙最有特色,最具风情的代表,扇子足堪其誉。不仅因为它本身美,关键它还连着白富美,尽可以让人浮想连翩的。
在扇子上,西班牙人是不遗余力的,他们倾注了无穷无尽的想像力和热情。
他们用扇子传递爱情,扇子记录着恋爱中的男女的海誓山盟,花前月下,甚至还有眼泪和背叛……



他们用扇子展现生活,贩夫走卒、渔人织工、歌场酒肆,组成了喧嚣的市井百态。
市集归来
家庭野餐
纺织娘
训诫
他们用扇子纪念先辈,也用扇子追慕偶像,扇子里有王室成员的肖像,还有社会名流。著名的音乐家罗西尼、女高音歌唱家马利夫兰,都是当时饱受追捧的全民偶像,粉丝们也都是地位了得的贵族女性哦。
马
马利夫兰
不朽的罗西尼
王室肖像
他们用扇子记录历史,无论是西班牙王室登基,还是外国使节来访,或者广场集会,都可以在扇子上一见历史原貌。
1802年洛卡的洪水
马约尔广场事件
拿破仑三世迎接维多利亚女王
他们用扇子传扬道德,无论是古代神话还是寓言,常常都含有鲜明的伦理教化意义。扇子是贵族女性的社交标配,在扇子上面作道德伦理教化的文章还真是用意深远啊。
亚历山大在大流士家女眷面前
入浴的拔士巴
艺术的典范
他们用扇子做一切想做的事情,所以,扇子上还有历书,有谜语,有歌谱,有一切……甚至还有广告,好吧,我们不得不承认西班牙人对于扇子的想像力实在是太丰富了。
历书
“吉普赛人”歌剧的广告
箴言
乐谱
甚至,他们也曾疯狂追捧中国风,拥有与中国相关的东西是身价的体现。


或者,他们只是想做一把与众不同的扇子……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