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2014-06-29 08:57:41)
标签:

博物馆

旅游

美食

艺术史

分类: 艺术

德意瑞:赴一场艺术的盛宴(五)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早听说乌菲兹是人满为患的,于是两位同学早早起来去排除。我们到达时已是九点半,找到排队的同学,前面仍然还有不少人。我们继续等待一批批的被放入馆内。排在我们后面的是一个台湾男士,据他说已在纽约生活了十二年,此次是辞职带着女伴旅行,然后便去香港找新的工作,究其原因,一是希望离家乡更近,二也是因为无法忍受美国的税收,已近其收入的一半,想来能达到此税率的收入应该相当不低了。他已爬上过乔托钟楼和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尖顶,再三告诫我们不要爬钟楼,因为它不是最高处,因此不能感受一览众山小的乐趣。我们专业其实早已流传过一个谶言:学美术史的博士生毕业之前千万不要爬钟楼,否则毕业就有不能通过之虞。是真是假,我们也不敢轻试。于是教堂尖顶是唯一之选。

       待到十点,刚好轮到我们进馆。先前听说馆内不许拍照,结果不知何时禁令解除,甚觉惊喜,不过时间也有限,约好十二点半在市政广场大卫像下集合,因此只能跟着馆内流畅的展线一路行进。

       导览图极简明实用,美术史上有名的艺术家之作都摆放集中,在导览图上一一注明,只需一气沿着唯一的参观路线渐次向前,便能巨细靡遗了。当然,最先寻找的亮点是波提切利的两幅大画《春》与《维纳斯诞生》。巨幅前挤满观众,由于画上覆着玻璃保护,因此可以离得很近。只不过又加了一层反光。此前无数次看过的印刷品的印象在此原作前都灰飞烟灭,作品的精细令人激赞,想像不出他是怎么样画出来的,树叶的细纹,羽翼的细脉中都不厌其烦地被添上细如发丝的金线,熠熠生光。一路看下去,菲利波·利皮、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杜乔、马提尼、贝里尼、提香、委罗内塞、卡拉瓦乔……太多了,太多了!对于我们而言,这么多大师在这里等着我们,实在是太奢侈了,真的,美好得令人窒息了。要知道,任意一位的任意一件作品,都是足以支撑起一个超高水平的展览的啊,可是,这里有这么多,这么多!

       其间帮一位意大利老夫妇在帕尔米贾尼诺的《长颈圣母》前拍照,于是老先生告诉我帕尔米贾尼诺因为来自帕尔玛,于是得此名,并非其本名。无处不学问啊。

       时间拿捏精准,正好赶在十二点半如约而至大卫脚下,同学们陆续聚齐,每个人脸上都是幸福而忘神的表情,大概还不能从巨大的艺术盛宴中立刻回过神来,因此都略略带着一些白痴相吧。哈哈。

       按计划是吃过午饭爬教堂,下午四点因为要赶到著名的Villa I Tatti,拜访哈佛大学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亦即是Bernard Berenson的故居。此处并不对外开放,但其人其地在艺术史界却殊有地位,获邀前往甚是荣幸。

       相当相当遗憾,等待上教堂尖顶的队伍太长了,试着等了等,感觉完全无望后,只好极不情愿地进到教堂,仰视穹顶以慰怅然的心。地面各色大理石铺就,穹顶巨大的壁画显现天国之光与地狱之火,虽然游客众多但气氛仍然庄严。教堂里还不断有广播提醒“keep silence, please”。入口处亦有工作人员对入教堂参观的人群进行服装检视,吊带、背心、超短裙、热裤均被谢绝入内。一位女士显然裙子长度不足,工作人员示意尽量向下拉一拉,方才勉强放行。教堂是上帝在人间的国,真须心存敬畏啊!

       接下来一路匆忙奔赴Villa I Tatti。路过一家手工做纸的小店,被橱窗吸引入内。此店所造之纸被称为“marbling”,即大理石纹纸,皆为手工制作,张张不同。看着意大利老大爷极其享受地为我们演示了整个过程之后,心下极为艳羡,深感熟悉一门手艺的重要。据说小店亦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世代在此安静地研究纸上花纹,慢慢搅动颜料,缓缓为我们挑选的纪念品配上最合适的包装纸,贴上小店特有的标签。从容不迫,乐在其中,令人备受感染。是啊,我们为何总是追求快一点,再快一点呢?如此之快,生命的点点色彩哪里有时间慢慢铺开,染成一张色彩斑斓的纸,去包裹住脆弱的灵魂。

       转车一趟终于到达半山,因为有约,便有工作人员开车相迎。行至半山正筋疲力尽之时,坐上车,畅快无比。下得车来才发现司机是左腿全失的残疾人,实在太震撼了,生命的活力!

       此别墅为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的文艺复兴艺术鉴藏大师、研究大家Bernard Berenson旧居,关于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有大量传记记载研究,其收藏之精丝毫不逊于任何一家世界级的博物馆,仅在其书房便见有两幅乔托,乔托啊,太可怕了。此先生过世后,此处便成为文艺复兴艺术的研究所,整理巨量资料,而所有布置仍不改其原貌。别墅之外是花园和大片庄园,所产丰富,我只认得有大片橄榄树。我们感叹得在此做学问,卑皓首穷经,也实在是一生的幸福。我们笑言,即使林间散步,亦有机会产生出如海德格尔的《林中路》这般的巨作吧。适逢下午茶时间,步入庭院见竹林一片,Berenson先生胸像即置于此,据所是由于他欣赏中国艺术而特意栽植,真称得上最懂中国气质的西方藏家了。我们在室内亦早已惊叹过其收藏的魏晋佛像、唐代仕女俑以及明清工笔绘画了。下午茶的小甜点据说来自整个庄园所产食材,清丽可喜,看云听风,世外桃源。

       下山乘车,路边有小小角落,码放着许多旧书,据说是闲置书籍可以任意取走,但考虑到行李太多,且多数为意大利语著作,只得作罢。其中还有零散几本的百科全书,品质相当不错。

       到火车站转乘12或13路,均得到达米开朗基罗广场,也就是著名的可以看佛罗伦萨全貌之处。这是今天的又一波高潮。绕山而上,途经一巨大拱门,老师介绍此为去锡耶纳的方向,我们行经之路亦为当年的朝圣之路,顿生追慕。想起锡耶纳画派精致富丽、辉煌灿烂的祭坛画,大为神往。下次有时间一定要去看看啊。

       全车人几乎都奔全景而去。艳阳当空,白云闲散,整个佛罗伦萨城在眼前铺陈起伏,我们能辨认的百花大教堂、钟楼、金匠桥,一切一切,都鲜艳明丽,悠然目前。不过,全城的红屋顶似乎并不如明信片、海报上那般艳丽,我们一致认为那宣传材料上耀眼的红必是PS之故。又或许是阳光照射的角度问题吧。

       下山的最后绝响是T骨牛排,整块牛排大致有两个巴掌大,五分熟,我与同学分而食之,刚刚好。是了,今天的一切,都刚刚好!

       明天一大早要继续奔向苏黎世,考虑到前台老人家的速度,决定今天晚上先把房费结算好。整个过程无比漫长,因为有四间房,加上此前我的信用卡被莫名其妙做了预授权,使得事情愈加复杂。连说带写,将近一个钟头。真是个英明的决定,幸亏没到第二天早上结账,否则绝对无法赶上火车。新进来的两位住客看我这一阵煎熬,深表同情,只好偷偷和我嘀咕,想要快快结束,完全就是“impossible”。哈哈,难怪威尼斯都受不了意大利人,想要独立。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这是波提切利厅,围观人群主要集中在两幅作品之前《春》和《维纳斯诞生》。并且请注意,后面的那幅《维纳斯诞生》上另加了玻璃保护。只要看到这单加的一层玻璃,便知作品不同寻常的地位。受到这种保护待遇的作品后面还有许多。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西风之神和北风之神的羽翼、头发上都细细画上了金线。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达·芬奇的《天使报喜》,天使脚下的花草简直如百科全书一般丰富。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达·芬奇《施洗约翰》。又是玻璃!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最精彩的是耶稣基督脚下的水流被搅动后的样子。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乌菲兹窗口望出去的教堂尖顶。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窗口望出去的桥,以及桥上这一道秘密通道。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米开朗基罗的《圣家族》。还是玻璃!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马提尼的《天使报喜》。圣母显现出从未有过的娇羞。早期不太成熟的技法反而使画面更多了庄重。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好生动的圣母子,仿佛听见圣婴咯咯的笑声。整个画芯不过A4大小,色彩是红、蓝、金。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广场上的大卫像既是标志,亦是我们约定的集合点。完美的公民的化身。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阿尔法·罗密欧的车展,宜古宜今,且动且静。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钟楼赫然,但我们因为那个谶言,都没有勇气去爬。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教堂正立面,似乎没有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大穹顶吸引人。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穹顶上一层层是天堂与地狱的景象。可惜没时间上去身临其间了。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地狱的炎炎烈火。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房子拐角处的一处药丸状的标志,就是美第奇家族的族标。这样的标志佛罗伦萨随处可见,足以想见此家族之兴盛。确实,没有美第奇,成就不了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老先生兴致勃勃现场做纸。每一张都独一无二。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冰淇淋!冰淇淋!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在Villa I Tatti见到极为珍贵的手稿,此为Berenson的中国挚友与他论画的信。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米开朗基罗广场眺望全城的红屋顶。光照原因吧,没有那么红,不过,丝毫不影响她的美。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晚餐的T骨牛排,五分熟,刚刚好。但须两人分而食之才行。

 

 

---------------------------------------------------------------

佛罗伦萨:无处不艺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