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意瑞:赴一场艺术的盛宴(柏林)

(2014-06-24 23:58:40)
标签:

旅游

艺术史

博物馆

德意瑞:赴一场艺术的盛宴

第一站——柏林

 

       获得达世行奖学金,因此得以到欧洲进行一次关于艺术的实地考察。我们的行程从德国至意大利至瑞士,最后落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0点50的飞机,因此大家约好头天晚上9点半机场见。

 

       从下午就开始在想:还有什么必须的东西没有带呢?我已经把所有booking的订单都存在了手机上,也把所有飞机、火车时间打印了出来,除此以外,应该也没有什么太要紧的东西了吧?但行李箱还显得很冷清,因此总在怀疑自己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不过,同行人多,即使是略有遗忘也未必就会带来实质性的麻烦,因此不用再纠结了吧。

 

       其实心里一直还在担心机票,一个多月前已经预订妥当,检查再三,但由于一行六人须共同进退,就怕我输入护照号码时手抖,万一一个错误,六人行程就会玩完。我一遍一遍检查机票、酒店,已经完全是强迫症的节奏了。一路担心直至六人机场顺利会师换到登机牌,心里的石头才算落地。

 

       上了飞机,各种困倦才敢一拥而上,一路睡睡醒醒,相当痛苦。

 

        凌晨四点多到达阿姆斯特丹,由于转机到柏林还有四个钟头要等,我们决定出机场到市中心一览究竟。地铁中央站一出门即是运河,四周是欧洲小城最典型的宁静朴素的古老建筑,尖顶红墙,以及自行车,是这个风车之国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也是我们欧洲之行的真正开端。

 

        此地纬度较高,还未进盛夏,早晨空气极为清洌,醒神!

   

       沿小街而行,向着城里最高的钟塔金光闪耀的尖顶而行,即是我们的目的地——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的故居。时间还太早,故居并没有开门,女孩的小小雕像旁放着她那张著名的黑白照片,以及不能忘怀她的人们献上的鲜花。故居的规模极大,并非此前想像的只是小小一间房子,而是堪比一幢大楼的巨大建筑。再想想她生命终结前的几年蜷缩在小小阁楼,惊恐地观望外面的世界,那双大眼睛让人难忘。历史如果太过鲜活,就会让人觉得太过残忍。

 

        阿姆斯特丹以水为路,桥便是连结线。运河一周一周围成环线,让整个城市都流淌着,荡漾着。当年航运的盛况仍清晰可见,每幢房子的屋顶上都装有巨大的吊钩,正为行船拉货之便。许多房子都有巨大的铁钉一排排在墙面加固,似乎怕它们拦腰断裂,不知是不是此地地基太松之故,还有许多房子的立面已完全向外倾倒,但却保持着极为微妙的平衡。

 

        时间太早,我们无法等到博物馆开门,只留下深深的遗憾以及必将重游此地的旦旦誓言。是哪,凡·高,伦勃朗,维米尔,我们都只能与他们擦肩而过。而我们以为是教堂而实是一坐百货大楼的宏伟建筑上,半地下的玻璃窗上全是伦勃朗的作品,更增添了无法一观艺术珍品的遗憾。沿街的小店窗户中,常常也依稀透出一点凡·高向日葵的色彩,透露出一点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那惊鸿一瞥。街道紧窄,道路细狭,阳光宁静,从马路的一边都几乎能够看见另一边房间里发生的故事,这才正是维米尔的荷兰啊。豁大敞亮的地方是出不了维米尔这样的温柔细腻、丝丝入扣的。

 

        第一顿早点是阿姆斯特丹的traditional breakfast,两片厚吐司上堆着两个半嫩的荷包蛋,上面再铺上两大片火腿,另有一大片厚吐司备用,大概是可随意搭配。分量之大,足以供应一个男生大半天的能量了。味道自然是很欧洲的,那就是比较咸。当然,比起后面的,已算是相当清淡了。

 

        阿姆斯特丹只是一个小小的中转站,不能久留,匆忙仓促间,已是无限美好的记忆。

 

        转机一切顺利,只是安检相当严格,脱鞋不算,还是全身扫描式的检查。好在安检人员态度和蔼。

 

        又经一个多小时抵达柏林,仍旧还是早晨。这一天经中国、荷兰、德国,都是早晨,全是Good morning,我们感觉跑赢了时间,感觉真不赖!

 

        柏林所住的酒店极小极新,据说是一个月前刚刚装修完毕,却丝毫闻不到建筑材料的气味。酒店整洁挺括,让人舒服。窗外是教堂的尖顶,雨过之后一片清新。

 

        稍事休整,我们就需要奔赴柏林自由大学,参加此次欧洲之行的第一次正式活动——和大学艺术史的同学进行一次课堂讨论。地铁前往,不几站来到大学所在的半山间,空山新雨之后一片葱翠欲滴,落英铺地,好美的校园。在这里做学术,写出来的论文都自会带有一股空气的芬芳的。

 

        柏林自由大学与我们一向交流密切,常有往来,此行第一站定在此处,颇有礼尚往来之意。

 

        柏林方面两位同学报告,其研究内容一位是梳理日本的光琳派画家的作品序列,一位是研究某位日本画家中国之旅对其艺术的影响。由于我的专业方向与之有相当的距离,且此前未知究竟,因此算是被进行了一次普及。我们同行的一位同学作了四川地区汉阙行制特点的报告,也引来热烈讨论。之后是一次大大的聚会,二十多人在露天餐厅一字排开,啤酒、烤肉、披萨等等,好传统的德国晚餐。许多同道的美好谈话以及各种邀约。

 

        天黑很晚,吃完饭八点半,天还大亮,于是决定去勃兰登堡门。转地铁之间路过二战中柏林残存的一点古老的钟楼,完全想像不出轰炸柏林之前,这里文化与艺术的灿烂。战争的残酷瞬间让人心痛战栗。但愿这种因为人类的愚蠢欲望而导致的人间惨祸永远不要再有!永远!

 

        勃兰登堡门并未有预想中的震撼,只是作为柏林乃至德国的标志,到此一游确乎必须。门上的青铜雕塑尚可,灯光映照下自有威严,但侧壁的女神等塑像就相当的乏善可陈了。门下停着供旅游观光的马车,豪华气派,也很有年代感,只是基本没有人坐,比较冷清。没有问价格,听说是很贵。

 

        不几步远是国会大楼,透明的巨大穹顶在夕阳下别样剔透,上面仍见游客在穹顶之内浏览,但已开始闭门清场,我们无法入内。

 

        天色已晚,寒气甚重,行人已有穿着棉衣。高纬地区的温差还真是让人有些害怕。

 

        回到酒店已接近十二点,一天的兴奋奔波,化作瞬间袭来的浓重困意。

 

        真是好悠长的一天!


  http://s10/mw690/001xeHdOzy6JW1bktPHe9&690         天还没有完全亮透,中央地铁站出来后,沿河边几架子满满都是自行车啊!


http://s8/mw690/001xeHdOzy6JW1dEP8r47&690        请注意,右边带有两个钟楼尖顶的是百货大楼哦,真是太奢华啦!

  

http://s13/mw690/001xeHdOzy6JW1jcYMI6c&690

              著名的荷兰奶酪。虽然看着极其诱人,但本人表示对奶酪的口味完全欣赏不来。

 

http://s4/mw690/001xeHdOzy6JW24FxIv03&690          中间这座楼向外倾倒,让我们走过时都心生余悸哦。还有中间的巨大铁钉,都透着丝丝危险气息。

http://s3/bmiddle/001xeHdOzy6JW26JbOy22&690          门上巨大的1633,代表着毋庸多言的深沉。


http://s8/mw690/001xeHdOzy6JW1muPHNb7&690         果然是自行车的王国,还有专门装宝宝的自行车。

http://s6/mw690/001xeHdOzy6JW1ozzXn35&690           安妮·弗兰克雕像,下面的小像正是著名的《安妮日记》的封面像。

http://s13/mw690/001xeHdOzy6JW1r1SJC6c&690

          这是商场的半地下窗口,都显现着伦勃朗的光影交叠。无处不艺术啊!

http://s7/mw690/001xeHdOzy6JW1uL9aK06&690

          从自由大学出来,半山上的富人别墅。房子外观并不见奢华,但自然清新却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http://s14/mw690/001xeHdOzy6JW1FzbJz8d&690

            最传统的德国烤土豆、炸猪排,以及啤酒。目测分量似乎不大,但几乎我们一行中国女生都没能吃完。

 

http://s4/mw690/001xeHdOzy6JW1TqlTZ63&690              巨大的露天餐厅,酒水饮料品种太多,区分太细,有点不知所云。

http://s12/mw690/001xeHdOzy6JW1ySRB11b&690             勃兰登堡门的大正面,后面在搭架子,有人说是为了两天以后德国队比赛而建的大屏幕。

 

http://s11/mw690/001xeHdOzy6JW1Cw0Sm6a&690               国会大厦。正中间的圆形穹顶是透明的,许多人从此处眺望全城。

 

-----------------------------------------------------

http://s13/mw690/001xeHdOzy6QSitINzu0c&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