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要不要海上权力??

(2009-03-08 14:34:12)
标签:

军事

航母

两会

提案

平民

    中国要不要航母??

    我想,这不是一个伪命题,而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问题的根源是,历史上的大事都不可预测。

    如果历史可以预测,那么911就一定不会发生;如果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必然,那么格林斯潘和布什政府就一定会在2005年采取金融改革措施;如果日本要侵略中国,那么军阀时期的国人就一定会苏醒的早一些;如果南京大屠杀会死几十万人人,那么日本进城的时候就一定是一座空城;如果美国会给日本投放原子弹,那么日本就不会偷袭珍珠港;如果法国人知道希特勒可以绕道1000多公里闪电,法国人就不会耗费巨资修建马琪诺防线;如果中国的制造业要遭受金融危机的连累,那么中国出口企业就一定会在在5年前提高技术;如果我们国家的钓鱼岛和南部海域的大面积资源要被周边的邻国攫取和豪夺,我们就一定会建设更加强大的海军。

    如果……那么……

    这是历史呈现给我们的一个个事件。可惜的是,当代流行的言论却总是在事件之后的逻辑推理分析,这种分析是一种对人类智慧和人类发展的巨大侮辱。在这些盛行的逻辑分析中,任何历史的事件都是可以预测和假设的,而持有如此观念的人,在中国的学者中多如牛毛。

    试问,如果512地震可以预测,那么结果会怎么样?试问,如果三鹿奶粉事件可以预测,那么结果会怎么样?

    这些事件已经发生,并且有了可怕的结果。我们看到的是,任何世界上的大事件,都是无法预测的。那么,我们再试问一个问题:如果日本和其他南海附近的国家联合对中国南海攫取,我们是放弃主权还是斗争到底???

    这不是一个伪命题。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的核心是要水师发展壮大,核心是有海上力量才有陆地安宁;台独叫嚣的资本不是自己,而是美国的航母;爱因斯坦全力支持核武器的研制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在德国希特勒集团研制成功之前拥有核武器。

    虽然,爱因斯坦后的世界科学家都为核武器的不扩散费尽心机,但是却收效并不大。我们不能不审视历史的偶然。假入我们将历史事件当成珍珠,我们就会发现,很多被标榜的必然其实大多都是偶然的。

    南海的局势不乐观,从中国哲学的角度来看,第一是“变”是大道,这种规律的核心就是没有规律;第二是上善若水,水的杀伤力不是无为,而是无时无刻在为,水滴石穿就是温柔一道。

    一个国家的强盛一要看实力,一要看文化。按照中国的讲法那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难于找到一个以资源攫取为核心的争端最后是以小偷和强盗悔过自新而结束的。日本直到今天还不承认对中国的侵略。希望通过纯粹的对话、无实力的预测和建设伪命题麻痹自己的做法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 穷学文、富学武”,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社会发展的特有现象,但遗憾的是这种现象一直在民间称为文化流传。这或许能够给我们一点启迪。在我一个平民的眼光看来,在印度大肆制造航空母舰和中国南海不太平的局势下,中国没有航空母舰是难于维持南海主权的。或许,在我们腐败升级或内部矛盾加剧之时,就是日本挑起钓鱼岛资源开发之时。那时候,如果没有航母,我们将十分难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