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末文人画《望岳》赏析

(2015-09-04 19:27:20)
标签:

佛学

收藏

书画

文化

艺术

姜末文人画《望岳》赏析

意境至美

文/许明 
   姜末致力于从传统的漫画向文人画转型过程中,这幅画作的水准在我看来是最佳,没有之一。毋须讲什么笔法、构图、用色等专业技巧,单是“意境”一项,足令此画熠熠生辉。

  众所周知,画中两句诗取自杜甫名篇《望岳》。此诗是现存杜甫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当时杜甫到泰山脚下并未登山,故题作《望岳》。

   今人必定胜古人,姜末画作中,那个具有其鲜明创作特色的小人不是凌绝顶,而是俯视绝顶,画家潜意识里浪漫诗人般的情怀就“昭然若揭”了。

    于“有我之境”而言,谁没有翱翔蓝天的梦想;于“无我之境”而言,谁能真的翱翔蓝天?“有我”“无我”之间,是画家对人生百态独特的审视与解读。

   “此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山与腾云,在古代诗人眼里山非山、云非云,而是默化为一种深深的生活哲理,伴随之的亦有一丝淡淡的哀伤,所谓“猿猱欲度愁攀援”是也。

   姜末的画作,完全升华了古诗人的哲理。此画有理想主义,一个人,腾云驾雾,傲游于高山之上;此画有现实主义,人类无法成为飞人,但可以有一颗飞翔的心。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人不进入此境界,则世间的纷纷扰扰便难以排遣。欢愉之词难工,穷苦之词易好。姜末的此画非穷苦之词,却难得的“工”。

   品赏此画,最佳的时刻或清夜闻钟时,或遽然梦醒后,它比酒更浓烈,比咖啡更提神,而相反的感觉亦成立,那就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