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一下棋哥夸我们的文字

(2009-03-30 20:31:49)
标签:

棋哥

婚博会

婚庆

诗画

情感

文化

分类: 姜末转帖

                转一下棋哥夸我们的文字

    人嘛,都喜欢听好话。棋哥当年写过吹捧我们的文章,题曰:《漫画美女姜,打油弓长张》,反复看,看反复,百看不厌。刚才看嘉树博客,又转了一遍,就算自恋吧,我也再转一次。如下:

    我与嘉树兄和姜末弟,有着当代友谊的最高境界,就是“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生于六十年代的我们,不会隔三差五打个电话嘘寒问暖,但彼此却时刻关注着对方的存在。诗人嘉树,画家姜末,是体育新闻界不可多得诗画才子,也是对中国体育事业责任感极强的知识分子。

    他们极具文采的相互合作,他们针砭时弊的讽刺幽默,使我想起了郭沫若的一首打油诗《咏臭老九》:“你是‘臭老九’,我是‘臭老九’。两个‘臭老九’,天长又地久。”

     如果说姜末的画是烙饼,嘉树的诗就是大葱,烙饼卷大葱,香飘西北东。

     如果说姜末的画是实德,嘉树的诗就是冠城,实德连冠城,关联有同盟。

     如果说姜末的画是孙雯,嘉树的诗就是秦天,先选比翼鸟,再吃比目鱼。

     如果说姜末的画是中华,嘉树的诗就是茅台,同在蓝天下,烟酒不分家。

     如果说……,哥儿俩的默契,可比喻的段子多了,千言万语汇成三个字——诗配画。

     我和姜末相识教早,九六年我还在做广告小买卖的时候,大连万达的石雪清就为我引见的姜老师。那年我代理的广告客户爱立信,赞助了大连万达足球队的胸前广告,我是求爷爷告奶奶托熟人,盼着认识几个大连记者帮爱立信好好忽悠一下的。而那时姜老师的漫画已小有名气,我是带着敬仰的眼光接过姜末名片的。这张画着他头像的名片,我至今仍保存,但我给他的名片,估计早当画画草稿了。

后来在孙继海的婚礼上,再次邂逅姜老师,我才终于和“组织”正式接上了关系。从此,一花引来万花开,姜老师又为我隆重介绍了嘉树兄。

    张嘉树的打油诗,我认为是祖传的,神来之笔,出手就有。后来我查了一下资料,中国打油诗的鼻祖,恰是唐朝的张打油。我总怀疑,张打油就是张嘉树兄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每次见到嘉树兄,都会为他隆起的啤酒肚而感到羡慕。常常猜想:嘉树兄的肚子里有什么?是满腹韬略?还是一肚经纶?或者是一包下水?一泡大粪?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嘉树兄的肚子了有货,幽默的货。有足够他展示打油诗才华的“书画琴棋诗酒花,油盐柴米酱醋茶。”如果嘉树兄再有机会暴啐李承鹏的《七支钢笔》,那BLOG的点击率,能让一百多万的董路老师链接。

    漫画美女姜,打油弓长张,幽默创诗画,好似珍珠翡翠白玉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