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
中国女足曾经辉煌过,不假。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时的女足项目没进奥运会,其他国家尚不重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人家不重视便罢,重视起来便势如破竹。我们的女足运动起步比人家要早,而且一直也很重视,但为什么人家刚一起步,稍一重视,便要强大于我们呢?0比4输给巴西的比赛,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这种差距,我们搞足球的人,是否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
韩端前不久出了本书,叫《风雨玫瑰》,我不是想说这本书,尽管韩端邀请我为她画了插图,我想说说毕熙东老师为她写的序言。按说,替人写序,应以“捧”为主,不想,老毕却在这序中毫不隐讳地指出了韩端的不足,并直戳中国足球管理者的软肋,也正回答了我上面所提的问题。
老毕写道:“韩端距离真正的世界级前锋,也有明显的差距。她爆发力不够,按说她从小就有短跑的优势……她力量不足,对抗中占不到便宜……按韩端的身材,肌肉类型,比老女足队员好得多,本不该出现上述弱点,那么原因就只能从平日训练上找了。”他接着写道:“中国足球的训练,从观念到理论,从方法到手段,从来就无科学可言。”在违背科学的、违背足球规律的“严格”训练下,“我们的韩端便和前面一代代球员一样,天赋无法发挥,潜力不能最大限度发掘出来。”
《风雨玫瑰》出版于女足世界杯之前,所以老毕的观点也绝不是中国队惨败的“马后炮”,这足以提醒那些还在讨论巴西人会不会放水、算计中国队打新西兰7比0还是9比0才能出线的人们,科学来不的虚假,足球岂能违背规律?放弃赌博似的侥幸吧,以当今女足的状况,即便小组出线,抑或进了四强,又能说明什么呢。
现在真的到了该认真思考的时候了。思考,不仅限于女足,更包括男足,每一次的失败总结,我们总能祭出前辈的嘱托:“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且不说我们是否从娃娃抓了,但怎么抓,是不是也是一个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