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博的竞猜答案真的是韩端,许多朋友都猜到了。
照片我是在吾友方肇那里淘来的,方肇正在帮韩端整理她的新书《韩端:风雨玫瑰》,嘱我为书画点插图,我让他把书稿传来顺便传几张韩端的照片。
书稿方肇传给我的是各个章节的片断,本来我真不知道这种书的插画该画点什么?怎么画?但看了书稿后,灵感便如泉涌般地显现。因为这本书写的实在出乎我的预料,生动、形象,极有可读性。
不信,摘一点大家看看,以下摘的两个章节的,一个风趣幽默,一个生动感人。博友们也算先睹为快了。
第四章
棍棒出才女
我爸培养我的主要运动项目就是足球,培训方式应该比后来的任何一个教练都科学,因为时间的关系,他们已经没法在我3岁时就掌握我的主要技术特点。韩导跟郭德刚都认为,科学是件很严谨的事情,训练自然就得按照足球运动的客观规律来进行。像我这样具有太多运动天赋和遗传基因的球星胚子……笑什么啊!你没吹过牛吗?我还是实话实说吧,我小时候对踢足球没有任何感性认识,也并没有把它从其它的体育项目中单独列出来。比如说,我最擅长的是各种淘气,3米高的木杆子,两脚一夹就爬上去了,把我妈吓得在下面大呼小叫的。其它的,我小时候跑步,游泳都比较喜欢,凡是好玩的事情都爱干,比较好动吧,一些体育项目单双杠什么的也都可以。
后来上小学的时候也是,短跑比较好,学校开运动会,60米,100米都行,冠军全是我的,那时可能是个子小,跑的快一点。我跟我爸踢足球,一般来说,早上属于技术训练,就在我们旁边的新建小学操场里练,有几棵大柳树,间隔3、5米远吧,我爸教我盘带,带着球过大树,那些树比较粗,凭体力是无法把它们撞开的,即使现在我的身体壮了很多也依然无法撞开,就只能绕着跑,这边带球绕过去,那边再带球绕回来。也练颠球,刚开始颠两三个,像踢毽子一样,其实没踢过足球的人谁都能颠几个,不信你可以拿个十斤以下的西瓜试试,不过我爸会哄人啊,站在旁边连声叫好,把我夸得跟马拉多纳似的,慢慢的,兴趣就越来越浓厚了。
我妈鼓励我认真写字的时候态度也是非常认真的,很和蔼,还有耐心,就像是电视里的鞠萍姐姐一样。我坐在前面的小桌子上,身后是一个铁炉子,住平房没有暖气,我们家冬天就用它来烧水取暖。可能是我那字写得太、过于、那什么了吧,我想说得更贴切一些,应该是写得有点儿随意,也可能是我把楷书当成草书来写了。结果,把我妈惹火了,对待一个屡教不改的人,你还能指望她有什么好心情呢?我妈把炉子里烧得通红的炉钩子拿出来,在桌子上一戳,“呲啦”一声,一股糊味伴着一片青烟,就听见“鞠萍姐姐”冷静地解说道:“看见没有?如果今天你再不好好写字,我就用这个在你后背烙上字!”知道岳飞岳元帅的“精忠报国”是怎么来的吗?900年前,他有一个伟大的母亲,我也有。
第二十三章
青春无悔
晚上国青队开了个总结会,我一直在偷偷想,高导的心情会是多么难过,所要承担的责任又是多么沉重。然而他没有一句话责怪队员的,反而安慰我们说:“今天的比赛我们完全打出了自己的技术特点,在场面上没有输给对手。最后点球大战落败,不算难看。今后你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决不能就此放弃,相信你们自己!这次只不过是一场比赛,你们还年轻,我都认为自己还年轻,还会有机会,你们怎么就不能重新站起来、振作起来呢?”高导的话没有讲完,就被歌声打断了。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让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我不知道是谁先唱的,整个会议室里哭声一片,大家都被高导的胸怀感动了。有人率先唱起了这首歌,开始声音不大,有点儿怯生生的。但是随后就有人跟了上来,一个、两个、三个……领唱的声音很快就被全队的和声淹没了。“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高荣明停止了讲话,静静地听着眼前这帮19岁少女的歌声,这个从来不肯服输的大男人,在这一刻再也无法掩饰激动,眼眶里闪着晶莹的光芒,他没有擦眼泪,因为不曾有任何一滴掉下来,他真是个硬汉子。是的,我们输掉了比赛,但是我们没有输掉梦想,更没有输掉世界。
回首5年前一起度过的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我们无怨无悔!直到今天,一想起在国青队那两年几乎没有休息过的日子,我仍然感觉到无比的骄傲,尽管最终收获的结果比较残酷,可是我们在国青队留下了青春、热血和一生一世的回忆。
当终场的哨声响起时,我知道,一切都已成为了历史,不久就会蒙上一层厚厚的尘埃,成为鲜为人知的陈年往事。可是我走过,我来过,我经历过……我19岁的灿烂青春在这里肆无忌惮地挥洒过,天知道,地知道,风知道,雨知道,班加洛尔的草知道,云知道、云中穿梭的鸽子知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