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打平即可出线”的魔咒
提到“打平即可出线”,心里总是犯忌。
在中国足球历史上,有太多的“打平即可出线”的经历,1992年的国奥队“打平即可出线”,结果1:3输给韩国;1996年的国奥队“打平即可出线”,结果0:3也是输给了韩国;1996年的亚洲杯,国家队“打平即可出线”,结果0:1输给日本。96年因为我随队去马来西亚采访,所以印象极为深刻,八强赛中,中国国奥队4:2胜哈赛克斯坦,1:1平沙特后,主帅戚务生竟然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流下了激动得眼泪,咱中国人开始大喜过望了,因为剩下一场与韩国队的比赛,打平即可出线。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全线的防守终没防住韩国人的进攻,当韩国人攻进第一个球后,我们突然不知该怎么办了,似乎赛前我们只研究了怎么守,而没研究怎么攻,以为守就能万无一失,应变能力竟如此之差。当被打进第二个球后,就完全懵了,全线崩溃,后来又丢了第三个球。当时印象最深的,是来自辽宁锦州的球迷吴迪,赛前请所有的国奥队员在他白色体恤上签上了名字,他想作永久的收藏,赛后,他哭干了眼泪,将那件体恤撕成碎片,一片片地洒落在空旷的体育场里。
往事不堪回首,“打平即可出线”竟成了中国足球可怕的魔咒。
今天,实德队在亚冠的征程中,竟然也走到了“打平即可出线”的路口。于是乎,“防守”,“守住一分”,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的关键词。其实,守,绝对是不自信的表现,“老虎不出洞”、“铁桶阵”只适用于实力悬殊强弱分明的比赛,是弱队(是太弱的队)的无奈选择。实德与全北半斤八两,实力相当,我们何苦“被动挨打”呢?守是受不住的,百密终有一疏。
诚然,实德正遭遇魔鬼赛程,体力和精力都有透支现象。但越是在紧要关头,人的精力越不容易分散,借刚刚结束的“国家德比”的余勇,与韩国现代打一场正常比赛,应该没问题。我说的正常的比赛,指的就是放弃“守平”的思想,争取获胜。
“守平”其实也是包袱,有时它比“获胜”的包袱还重。它也是中国足球遭遇“魔咒”的根源所在,正常的比赛有输有赢,患得患失的比赛只有输没有赢,赢,也是侥幸。实德,切记!切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