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互联网的,就喜欢炒个概念。自从雷布斯大神鼓捣出个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后,一时之间狼烟四起,泥沙俱下:服务变成了客户体验,餐馆试营业改名封闭测试。。。这回腾讯的任同学又抛出个连接的概念,据说腾讯之所以如此NB,就是挖掘了连接的价值,QQ与微信都是因为建立起了人与人的连接,才成就了今天的企鹅帝国
。
说起这个连接,好像不是啥新词,如果放在通信里面,就是通信的一个环节。最早的连接应该是烽火戏诸侯哪会儿,呛人的狼烟把边远的要塞和后方的王城连接起来,
避免了外敌的偷袭。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与人的连接从八百里加急的快马发展到电报电话,一直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尽管承载形式一直在变化,其连接的本质并没变,改朝换代的是连接的价值。谁能为连接的两端提供更多的价值,谁就能独领风骚数几年。
如果说企鹅的微信是建立了人与人的连接,当前风头正劲的第三方移动广告平台则建立起了广告主与移动媒体之间的连接。这次GMIC上看到了N多的移动广告平台平台,有的是移动第一广告平台,有的是第一手机智能平台,还有全国最大移动推广平台。。。,抛去吹牛的成分不谈,广告主与媒介间的连接虽然建立起来了,这连接当真有价值吗?我们看到的是,在众多土豪投资人的支持下,第三方移动广告平台同质化严重,面对国内移动流量紧缺的局面,大家都在一掷千金争抢开发者,包断大媒体,除了把推广成本抬高还为行业贡献了哪些价值?面对移动互联网的造富神话,众多开发者蜂拥涌入,跟风开发。一款成功的应用后面经常尸横片野。从开发者角度来看,众多广告平台除了可以分钱,还能为开发者做哪些事情?说好的大数据能否为开发者提供流行趋势预测,避免开发者闷头冲入竞争红海?现在平台的广告形式除了讨厌的通栏,傻傻的截屏和褒贬不一的各类墙外,能否与应用无缝衔接,以原生的样式提升用户的转化率?从广告主角度出发,广告平台能否根据平台用户数据实现精确匹配,达到效果诉求?
在我看来,实现移动广告平台的连接价值至少要做好以上几件事情,才能保证潮水退去不会“第一个”被发现裸泳。正所谓:连接虽易,价值不易,且行且珍惜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