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最近做的项目中涉及很多制度流程体系设计的工作,使我不仅对林林总总的制度有了些认识,对制度的制定与改进也有了些小的发现。
首先,无论是法律还是制度,设计人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基础上都会考虑公平与完美。但这个世界毕竟没有先知先觉,再周密的制度设计也会有漏洞和不合理之处。这时候就需要对制度进行改进了,而制度设计者受制度的影响程度就决定了这个制度能否向公平完美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如果制度制定者受到制度的影响,那么制度在演进的过程中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制度制定者几乎不受制度的影响,那么制度就会不变甚至是向坏的方向发展。这可能算是第五项修炼中提到的系统动力学的一个实例吧。
举两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一下:
先说比较小的例子:实行弹性工作制的公司经理制定了一个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的不太合理的考勤制度,这个考勤制度向合理方向演进的可能性就很小,因为从不需要考勤的公司经理不会体会到早高峰的交通压力与路途远近给大家带来的影响。
再说一个最近大家都在热议的住房问题,面对被秋风所破的茅屋,诗圣杜甫曾经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一千四百年过去后的今天,广厦千万间虽然建起来了,但都空在那里,高昂的价格却让天下寒士无法欢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尽管房地产政策一改再改,但发改委、住建部这些制定政策的人都不需要买房。正是因为他们不受到自己制定的政策的影响,导致住房制度一直不能向公平完美的方向演进。
如果不能把制度的制定者纳入制度管辖的框架下,系统就没办法走上正向循环,这就是系统动力学在制度演进中的一点应用实证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