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看完了往来信件,我沉默了好久。联合师的这次失败是如何造成的呢?这本来是一次计划周密的行动,敌人应该说也相当的配合。而看了
C君让我帮他分析原因,我就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吧:
1、决策与执行环节不分
应当说团长及营以上军官联席会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充分体现民主精神,大家可以集思广议。但一旦作出决定并进入执行流程,任何一个决策更改都会付出血的代价。而联合师在这个所谓的五一攻势上刚好犯了这个错误,既然决策会上没有提出尖兵连自行撤退的问题,就应该按照计划执行。等这个部队冲上去后开始讨论并更改决策,只能是送这支部队去墓地。
2、未体现专业分工
每个人对于如何带兵打仗、指定战略战术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所以行动计划的策划可以说是很难,也可以说是不难。因此我们看到在作战指挥部制定行动方案后,从后勤部长、通信营长到团长助理,都有很多自己的看法。通过第一封邮件可以看出,L团长也有不少很好的建议。但是,在组织中还是要体现专业分工的概念来,也就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如果团长可以相信W参谋长是专业人士,就应该相信他对整个行动的判断,其他人,包括团长可能可以提出很好的建议,但由于受到时间精力及信息获取等方面的制约,他们都无法完完整整的考虑整个行动,即使有些建议很好,也只能会挂一漏万,造成更多的问题。在这个战例中,团长可能没有注意到尖刀连需要直升机撤离的原因是撤退前部队已经布雷,政委更多的是从精神层面思考问题,只看团长的信是压根不知道部队为什么不能自行撤离的原因。团长助理倒是知道事情原委,但为了迎合团长的建议,他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时候开始讨论团长建议的可行性及好处,结果把工程营长带进了沟里,最终影响了运输机的按时到达。至于火炮为什么没有按计划攻击,很可能是一个类似的故事造成的了。
3、无人决策
管理学上有一个明言“没有决定是最坏的决定”,在L团长通过哇啦拉系统发出第一封邮件后,各部门开始各抒己见,但都停留在建议上,无人拍板决定是否更改计划。结果是原来的计划停下来,新的计划又没人跟进,浑然没人考虑到外面还有个尖兵连在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