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寒山寺往西北方向走几步,就是铁铃关,穿过关门,就是江枫桥的桥堍了,“枫桥夜泊”,即也。
张继的一首诗不仅使寒山寺名声大噪,也使得普通的江枫桥声名远扬。枫桥是一座极其普通的单孔石拱桥,全长39.6米,宽5.27米,跨度10米,恰好处在京杭大运河至苏城要塞处。枫桥整体呈青灰色,一块块长条石在岁月的打磨下变得愈发沧桑古老。距桥不远处还有一尊张继的铜卧像,半躺着,一手枕着石块一手搭在弯曲的膝盖上,双眼微闭,似乎正在听着钟声,若有所思地“愁眠”。
铁铃关,又称枫桥敌楼,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是为抵御倭寇而建。嘉靖年间,倭寇为患,自1554年起,倭寇烧劫阊门、枫桥一带,一年后又从浒墅关窜犯枫桥。为了抗击倭寇,苏州军民众志成城,于嘉靖三十六年在枫桥镇西筑关设防,铁铃关即其中之一,与枫桥、运河组成重要军事防御体系。和铁铃关同时修建的敌楼还有葑门和木渎两处,但这两处都湮没在了历史烟云中,唯余铁铃关沟通古今。所以铁铃关成为苏州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抗倭关楼遗址。
这天,天气阴沉,偶尔碎雨,冬日的这种天气颇令人烦扰,视觉上很差。随意走了几步,回酒店休息。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