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寺志记载,寒山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天监年间(502年-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民间俗称枫桥寺,至今已有1500多年了。太平天国时,寒山寺化为灰烬,寸椽未留,光绪年间后期由江苏巡抚程德全修复。“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不知是否有统计,还有多少留到现在?
寒山寺的寺名来历,是因唐贞观年间浙江天台山的和尚,名叫寒山,曾来过这座寺庙,后来就改名叫寒山寺了。拾得与寒山是好友,二人被后人公认为是菩萨的化身,且是和合二圣,为了纪念他们,寺内建有寒拾殿,供奉的就是寒山、拾得金身立像。与多数寺院不同的是,寒山寺的大门、大殿、寒拾殿都是朝西,向着运河方向,大略是方便运河里南来北往的人进寺上香吧。
寒山寺的香火现在很盛,塔影依然、钟声悠扬、诗韵永存。这座因诗闻名的寺庙,熬过了默默无闻的寂寞岁月,经过了战乱纷飞的危险时期,现今终于迎来了高光时刻,以焕然一新的姿态稳稳筑于大运河畔,将自己修炼成了一座举世皆知的名刹。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