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西馆有个新的特展,是苏州的版画,视角是24节气,展览的名字就很清雅,谓之“镌録清嘉”,很感兴趣。23年5月来了一趟,原想把展现苏州历史的一个展览一并带掉的,没曾想下午临时有事,时间只够看这个特展的。半天时间,杀了个来回,本地历史陈列那个只能以后择机再看了,反正是常展么,有的是机会。
镌録清嘉--二十四节气·乔麦版画展
“无画不年”,是苏州人的一句老话,姑苏城的岁月,都凝结在了桃花坞木版年画里。
明末清初的苏州,物阜民丰、文化繁荣,桃花坞木版年画也应运而生。它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清雍正、乾隆年间最为鼎盛,每年出产量可达百万张。康、乾年间,大量“姑苏版”年画传入日本,对十七世纪“浮世绘”版画亦影响深刻。作为唯一发源于城市的木版年画体系,桃花坞木版年画以其细腻的线条、淡雅的色彩和丰富的寓意取胜。2006年,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跨越漫长岁月的桃花坞年画,经历了凋零、冲击,而今迎来新生,以乔麦为代表的一批年轻艺术家正致力于传承保护这一古老的艺术。回首少年时,乔麦幸承桃花坞年画宗师房志达、王祖德、卢平等不倦教诲,素手执刀,坚守初心,与熙攘红尘刻三千繁华。复兴年画道阻且长,虽创作已近二十年,乔麦仍称自己为“守艺人”。每一年,她都会复刻一幅经典、延续一幅生肖年画、创作一幅全新年画。
第一单元:师承工器
乔兰蓉师承桃花坞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房志达、王祖德和广东省现代水印版画研究院执行院长卢平三位师父,长期从事桃花坞年画创作和研究,其传承谱系可追溯到清代王荣兴年画铺。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