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构山水关系
山水画作为山水审美的表现形式之一,以图像的形式传达出不同绘者观景时的角度、态度和心境,反映了既定时空背景下的山水审美意趣。分析画卷中的图式结构,总结画家的绘景逻辑,以期辨析古人面对自然时秉持的山水理念。
实景山水图亦或卧游画作,立轴、长卷还是团扇、册页,墨色的选取和浓淡配比,不同景物的比例和远近高低的空间布局,勾皴擦点染技法的调动,这些共同构建出绘画语言。本单元的江南景观主题山水画,以山行、舟行两种观景视角入手,通过解读明清画家的绘画语言,再现各类图像向我们传达的山水精神世界。
-----------------------------------------------------------------------------------------------------------
-------------------------------------------------------------------------------
三、塑造山水城市
古代山水审美与塑造现代山水城市之间拥有共同的内核,即山水精神。山水城市的理念,正是将中国的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的美学相融,以致城得山水而灵,构建出一种理想栖境。山水城市呈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寄托在自然山水中的情感和对山水文化的追求,是当代人与自然联系的重要纽带,塑造山水城市,正是让城市从形态、生态、情感上回归山水之美,探索出“不出城郭而得山水之趣”的人居模式。
依山傍水的景观资源和多样化的文化遗产是江南地区拥有的客观优势。贯穿于江南文化中的山水精神更是塑造山水城市时,江南人自发的情感追求。水网连接着城林,市镇之内水街相依,居民临水而居,水与城环环相扣。通过一览各类图式中描绘的古代城市风貌,为今后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江南山水城市提供样例。
(搞不懂博客的机器人发啥毛病了,第三部分怎么发都不行,哪怕没文字都是有MGC,但愿附在二下面能够出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