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苏州有条老街--葑门横街,本地人的采买天堂,人气很足,经常是摩肩擦踵的。初品的第二天早晨,打的过来一探究竟,之所以打的,是担心不好停车,果不其然,这一选择是对的。
苏州的娄门、阊门、盘门、齐门等地都有横街,近年来将葑门外的叫作葑门横街,以示区别。有一种说法,在苏州,当得起老街称号的,必须有葑门横街。很多人说,没到过这里,就不懂苏州市井生活。若论市井热闹,葑门横街那是独步姑苏,凝结了苏州百年的市井生活风情:至少从清代开始,横街就是农民进城卖菜的集散地,整日鸡毛与鳝皮齐飞、菜叶和鱼虾共舞,交易品种独特,就成了苏州一条相对有特色的商业街。比如,葑门一带产的鸡头米,在古时侯就比较有名了:“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凝珠十斛,柔香偏爱乳盈瓯,细剥小庭幽。”(沈朝初《忆江南》)。街上商铺林立,一家挨着一家,经过挖掘考证,曾经有名有号的店铺有191家,业态五花八门,杂货、米行、面馆、酱园、时令果蔬、鲜肉水产、特色糕团、日用百货,应有尽有,而且店面都较小,市面做的也不太大,主要是服务东乡一带的农民,地域性强,在苏州商界名声也不显赫,原生态地生存着,有人视之为苏州市井最后的滩头。
葑门横街并不长,从西到东不到700米,街也很窄,约5米宽,有的地段还不到5米。街两旁的房子,以平房为主,南面的房子后是一条河,当地人叫葑门塘。20世纪80年代改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2011年改造时,改为长方形石板路面。葑门横街是苏州街巷多条称名横街而唯一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条,街上绝大部分建筑仍保留清初明末枕河人家的风格,前街后河,河街并行。如今这条街被沧浪区作为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街保留了下来,“抢救性改造”,从而留下了这条百年老街。苏州的平江路、山塘街、葑门横街这三条老街都进行了整治保护,相对来说,葑门横街的历史文化价值要单薄一些,但其作为城乡交流、物质交换、血脉相通的一条老街,在今天的苏州也就这么一条了,有着稀缺性。现在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都喜欢到这条老街上走一走,正是因为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市井风情,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老百姓生活的市井风情。
既然来了,就走个彻底,从头到尾走个来回,前后也就半个多小时,期间还在杨裕兴吃了馄饨和生煎。因为接着还要去网师园,所以虽然东西琳琅满目,还是什么都没下手。的确,葑门横街很接地气,人流物流大聚集,商品品种丰富的不知如何形容,是老百姓自己的小街,苏州百姓,有福啊。
-------------------------------------------------------------------------------------------------------------
加载中,请稍候......